时间: 2025-07-23 08:00:56 阅读:193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宁波市象山县天气详情,以及象山县天气预报详情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宁波市象山县天气详情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象山县天气预报详情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国人最为看重的孝文化,缅怀故人,寄托哀思;同时,清明又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有大清地明之意,是春光明媚,出游踏春的好时节。
那么,清明时节,我们宁波人又有一些怎样的习俗呢?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原来除了扫墓祭祖,清明的节日内容其实很丰富。
清明春耕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个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今年的清明是从4月4日开始,到4月19日结束。”宁波民俗专家赵士旺先生说。
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气清和明朗,草木开始萌芽,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这个时候,宁波的农民该忙着浸种、耕田,植树造林了。”
有关于清明春耕的民谚实在太多,比如说“三月清明早下秧”“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还有“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再比如,“瓜要结得大,清明前种下”“种树造林莫过清明”。足以说明,清明时节的农业生产,是当年能否丰收的关键。
清明祭祖
三月清明乌笋香,家家争说上坟忙
宁波老话说:“三月清明乌笋香,家家争说上坟忙。” 宁波习俗重祭祀,尤其以上坟祭祖、做清明羹饭为重,哪怕是海内外游子,清明时节都会赶回故里上坟祭祖。“一般清明祭祖分三种,有墓祭、家祭和祠祭。”赵士旺先生告诉记者。
清明时节,宁波人要在家祭祀,俗称做“清明羹饭”。之后,人们携带青团、麻糍、酒食等物品,去先人的坟地扫墓。在农村习俗中,新亡故者头三年里,家人都要在清明节当天去上坟。
旧时,上坟节令食品为青糍、麻糍(乌米饭)糕,并担牲礼祭祖,富家还雇吹鼓手吹打。上坟时,清除杂草,铲新土压坟顶,插上挂有纸球的筱竹梢,以示后代子孙已尽孝祭祖,同时亦寓意祖宗保佑全家平安、兴旺发达。祀毕,分麻糍或麻饼给当地农家,以期照顾坟墓。因按人领取,争先恐后,俗称“抢麻糍”。
除家祭做清明羹饭、墓祭外,有的大族还有祠祭。宗祠祭祀一般都定在清明当日在自家的祠堂里进行。先在全村敲锣,发动小孩去“拜太公”。宗祠祭祖由族长主持,族长为太公太婆敬酒后,子孙们叩拜祷告。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孝道。“白善孝为先”“父母在不远游”等古训,说明传统孝文化早就把孝敬长辈放在重要的位置。清明节目前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古往今来,宁波人清明扫墓,都是寄托对先人亲人的哀思,表达自己的一片孝心和敬意。
清明戴柳
清明戴杨柳,下世有娘舅
宁波人在清明时节还作兴“戴柳”。门窗上要挂杨柳,妇女头发上簪柳梢,还要给小孩编个柳圈戴着。为什么要戴柳呢?这有好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春秋时,介子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深山。重耳烧山逼他出山接受封赏,没想到介子推母子抱柳而死。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来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杨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杨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
第二种说法是与黄巢起义有关。相传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虽然失败,但这个习俗却流传下来。
“如果说,这两种说法是在全国盛行,那么第三种说法则有我们宁波的地方特色。”赵士旺先生说。
宁波有句俗话:“清明戴杨柳,下世有娘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这也有个故事。据说,古代有一个青年,有一年的冬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家里的柴火偏偏又烧完了,他只好带着斧头上山砍柴。走了很远的路,他看见有一棵很大的杨柳树,已经枯败,于是手起刀落,将这棵大杨柳树给砍倒了。可是,这棵大杨柳树倒下来的时候,也掉下来一颗血淋淋的人头,仔细一看,竟然是他娘舅!原来,他的娘舅为了躲避风雪,躲在这棵杨柳的树洞内,没想到被误杀了。青年悲痛欲绝,却已无法挽回。第二年,枯败的杨柳树抽出嫩芽,他便戴上柳条,悼念舅舅。“清明戴杨柳,下世有娘舅”,今世没了娘舅,下世总该有了吧!这一俗语也就慢慢传了开来。
另外,柳条生命力很强,插土即活。过了清明节,人们还会把小孩子头上戴着的柳条插到小河边或门前屋外的地里去,寄托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
清明踏青
三月三正清明祭祖上坟去踏青
“现在的清明节其实是古代的上巳节、寒食节和清明节三节合一的节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专家、宁波工程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吴廷玉认为,清明是个复合型的节日。
“宁波人清明吃青团源于寒食节。”吴廷玉先生说,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只知清明不知寒食。在古时候,寒食节这天禁火、冷食,又称“冷节”、“禁烟节”。在后来节日的演变过程中,寒食节逐渐地融入了清明。
清明节当天,除了扫墓,还有就是踏春。“这就吸收了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是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主要的风俗就是踏青,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也体现了中国人对生命的达观。”
唐代大诗人杜甫写“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说明这个节日是男男女女出游踏青的日子,是早期的中国情人节、女儿节。“可以想象,中国古代的男女青年,在正月十五元宵夜邂逅,那么他们要见第二面,很有可能就是在清明前后,有情人相约野外陌上,春暖花开,颇有情致。”吴廷玉幽默地告诉记者。
“同样,东晋大书法家、会稽内史王羲之与好友谢安、孙绰等42人,三月三日在兰亭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还有象山石浦‘三月三,踏沙滩’的风俗,应该都属于上巳踏青亲水的内容。”
吴廷玉先生从古籍上考证,在旧时,清明节还有射柳、蹴鞠、拔河、风筝、秋千等多种民俗活动。《象山县志》记载,清明时节小孩子放风筝,“令儿童张口望以泄内热”,这就是说放风筝既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体育,还是一种治疗。足以说明,这个节日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关于宁波市象山县天气详情和象山县天气预报详情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宁波市象山县天气详情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象山县天气预报详情、宁波市象山县天气详情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