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儿童健康安全,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行业规范对儿童室内游乐场的卫生清洁提出了以下具体要求:
一、基础清洁标准
项目 | 要求说明 |
---|---|
日常清洁频率 | 地面、墙面每日至少清洁2次,高频接触区域(扶手、玩具)每2小时消毒1次。 |
消毒剂选择 | 必须使用符合GB27952-2020标准的儿童专用消毒剂,禁用含氯漂白剂。 |
通风要求 | 每日营业前后通风≥30分钟,室内PM2.5浓度需≤35μg/m3。 |
二、重点区域管理
-
玩具与设施
- 塑料/橡胶类玩具:每日用75%酒精擦拭,破损玩具需立即更换。
- 电子互动设备:每周深度拆解清洁,防止内部积尘引发过敏。
-
儿童接触区
- 滑梯、攀爬架等设施:每小时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0分钟。
- 餐饮区:配备独立消毒柜,餐具需通过ATP荧光检测仪验证洁净度。
三、人员卫生规范
- 工作人员需持有健康证,操作前需用免洗洗手液(含60%以上酒精)清洁双手。
- 清洁人员需穿戴一次性手套及口罩,禁止佩戴首饰接触游乐设备。
四、特殊场景处理
- 呕吐物/排泄物:使用含次氯酸钠的消毒凝胶覆盖处理,30分钟后清理。
- 疫情应急:发现疑似病例需立即关闭区域,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处置。
五、监督与公示
- 每日消毒记录需在入口处公示,包括消毒时间、区域、负责人签名。
- 安装空气质量监测屏,实时显示PM2.5、CO?浓度等数据。
疑问延伸:如何平衡游乐场运营成本与卫生标准执行力度?部分小型场所可能因消毒设备投入不足而降低清洁频率,建议引入第三方卫生评级制度,通过消费者选择倒逼行业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