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原理与适用场景
T接技术通过将新增线路或设备以T型结构接入原有供电线路,实现容量扩展。其适用性需结合线路负载率、供电半径及末端电压波动情况综合判断。例如,当原有线路负载率超过70%且存在末端电压低于标称值90%时,T接技术可优先考虑。
技术要点 | 实施步骤 | 注意事项 |
---|---|---|
负荷分析 | 1.统计沿线用户负荷数据 2.计算线路负载率及电压降 | 需符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要求 |
方案设计 | 1.选择T接点位(优先高压侧) 2.确定新增线路导线截面 | 避免跨越高压走廊或生态保护区域 |
设备选型 | 1.选用与原线路匹配的绝缘导线 2.配置智能断路器(可选) | 需通过国家电网入网检测认证 |
施工规范 | 1.采用带电作业技术 2.确保接头防水防氧化处理 | 遵循《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
风险控制与优化建议
- 谐波干扰:若接入非线性负载设备,建议加装LC滤波装置(如10kV级APF有源滤波器)。
- 保护配合:调整原有线路继电保护定值,确保T接点故障时选择性跳闸。
- 动态监测:通过安装智能传感器实时采集电流、温度数据,预警过载风险。
该技术在城市老旧电网改造中已验证其经济性,例如某省会城市通过T接技术将10kV线路供电能力提升40%,改造成本仅为新建线路的1/3。需注意,对于电缆线路或存在交叉跨越的复杂场景,需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优化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