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名称 | 核心内容 | 学习目标 |
---|---|---|
飞行原理与空气动力学 | 飞机动力学、气流分析、发动机原理、飞行性能计算 | 掌握飞行器运动规律,理解升力、阻力、推力与重力的平衡机制 |
航空法规与适航管理 | 国际民航公约(ICAO)、中国民航法规(CCAR)、适航标准、飞行执照要求 | 熟悉全球及国内飞行规范,培养合规意识与风险管理能力 |
导航与航路规划 | 传统导航设备(VOR、NDB)、卫星导航(GPS)、电子飞行包(EFB)、紧急航线设计 | 提升精准定位与动态路径调整能力,应对复杂气象或突发情况 |
气象与飞行安全 | 天气系统分析、航空气象图判读、颠簸与积冰应对策略、低能见度运行程序 | 建立气象敏感性思维,降低天气风险对飞行任务的影响 |
飞行操作与应急处置 | 正常飞行程序、特情模拟(发动机失效、液压系统故障)、紧急着陆与水上迫降训练 | 强化肌肉记忆与决策能力,确保在极端条件下保障机组与乘客安全 |
模块深度解析
-
飞行原理与空气动力学
- 涵盖伯努利定理、机翼剖面设计、失速临界角等理论,结合风洞实验数据与真实飞行案例,帮助学员理解飞机操控的物理基础。
- 实践环节包括模拟器训练,通过调整迎角、油门与襟翼组合,观察飞行状态变化。
-
航空法规与适航管理
- 重点解析CCAR-61部(驾驶员合格审定)、CCAR-91部(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并对比ICAO附件要求。
- 案例教学:分析近年国内外典型事故中的法规执行漏洞,强化法律意识。
-
导航与航路规划
- 教学GPS误差修正、惯性导航系统(INS)原理,同时保留传统地标导航技能以应对设备故障。
- 使用虚拟航图软件设计跨洋航线,计算燃油效率与备降场选择逻辑。
-
气象与飞行安全
- 教授如何解读高空风温预告图(WIND/TEMP)、重要天气预告图(SIGMET),并模拟雷暴绕飞方案。
- 结合中国特殊气候区域(如青藏高原、台风多发区)制定针对性预案。
-
飞行操作与应急处置
- 单发失效时的坡度控制、双发失效的滑翔着陆技巧,以及水上迫降时的救生设备操作。
- 引入CRM(机组资源管理)训练,强调团队协作与压力情境下的沟通效率。
该课程体系通过理论与实操的螺旋式递进,确保学员在技术能力、法规素养与应急反应层面达到国际标准,同时贴合中国民航局对飞行员的本土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