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维度 | 具体检查内容 | 典型案例 |
---|---|---|
产品质量安全 | 假冒伪劣商品、过期食品、三无产品、工业材料掺假等 | 某品牌奶粉重金属超标 |
虚假宣传 | 虚假广告、夸大功效、伪造检测报告、虚构用户评价 | 美容仪“抗衰老”功效无科学依据 |
霸王条款 | 强制消费、格式合同陷阱、不合理退换货规则 | 预付卡“过期不退”条款 |
数据与隐私安全 | 非法收集用户信息、数据泄露、APP过度索权 | 某APP违规获取通讯录权限 |
售后服务 | 拖延处理投诉、维修质量不达标、售后网点虚假承诺 | 智能家居产品“修不好就换新”难兑现 |
如何识别这些消费陷阱?
- 产品溯源: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商品资质(如国家药监局备案)。
- 合同审查:重点关注退款条件、责任条款等细节。
- 信息验证:对比多平台评价,警惕“全五星好评”等异常现象。
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 保留证据:发票、聊天记录、检测报告等。
- 多渠道投诉:12315平台、媒体曝光、司法途径。
- 联合维权:通过消费者协会发起集体诉讼。
注:以上内容基于公开报道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整理,不涉及具体企业或个人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