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因作者曹雪芹未完成修订而留下千古遗憾。这部作品原名《石头记》,现存前八十回基本由曹雪芹撰写,后四十回因作者早逝未能定稿。
核心信息 | 详情 |
---|---|
作品原名 | 《石头记》 |
现存章节 | 前80回(曹雪芹撰写) |
未完成部分 | 后40回(原稿散佚,现存为他人整理版本) |
主要修订者 | 程伟元、高鹗(1791年刊行120回程高本) |
创作时间 | 约1740年代至1763年(曹雪芹逝世) |
创作历程与遗憾 曹雪芹于晚年穷困潦倒之际,仍在进行“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反复修改。1763年其溘然长逝时,书稿仅以手抄本形式在小范围流传,多个版本(如甲戌本、庚辰本)的批注显示作者曾计划调整人物结局及情节脉络。
版本差异对比
- 脂砚斋评本:含大量作者亲友批注,揭示原始构思
- 程高本:首部印刷全本,补全结局但偏离部分原意
- 现代校勘本:结合各抄本校订,凸显未修遗憾
文学界普遍认为,现存后四十回虽延续故事框架,但缺失了曹雪芹对“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命运悲剧的终极诠释,特别是太虚幻境判词与最终收梢的断裂,成为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未竟之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