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线段图直观呈现数量变化?
数学推导与线段图绘制步骤
-
设定变量
- 设乙仓库原有图书数量为1份(线段长度为1单位),则甲仓库原有数量为3份(线段长度为3单位)。
-
调出120本后的变化
- 甲仓库调出120本后,剩余数量为3份-120本。
- 乙仓库接收120本后,数量为1份+120本。
-
等量关系
- 根据题意,调出后两仓库数量相等:
- 解得:1份=120本,即乙原有120本,甲原有360本。
线段图对比表
阶段 | 甲仓库(线段长度) | 乙仓库(线段长度) |
---|---|---|
原有数量 | 3单位(360本) | 1单位(120本) |
调出后 | 3单位-120本 | 1单位+120本 |
最终相等 | 240本 | 240本 |
线段图绘制说明
-
原有数量
- 画两条水平线段,甲仓库线段长度是乙的3倍(如图1)。
- !(甲:3x+乙:x)
-
调出120本后
- 甲仓库线段缩短120本,乙仓库线段延长120本(如图2)。
- !(甲:3x-120+乙:x+120)
-
等量关系验证
- 调整后两线段长度相等,验证数学解的正确性。
关键点总结
- 比例关系:甲原有数量是乙的3倍,线段长度需严格对应。
- 动态变化:调出120本后,甲减少、乙增加,最终平衡。
- 验证逻辑:通过等式推导确保线段图与数学结果一致。
(注:实际使用时可用尺规工具绘制清晰线段图,标注具体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