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著作如何推动易学研究的现代化?其学术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其成易学研究标志性著作概览
著作名称 | 出版时间 | 核心内容 | 学术价值 |
---|---|---|---|
《易学哲学史》 | 2004年 | 系统梳理易学哲学发展脉络,涵盖先秦至现代的理论演变 | 首次构建易学哲学史框架,填补学科体系化研究空白 |
《周易现代版》 | 2012年 | 以白话文重新诠释《周易》经传,结合现代科学视角解读卦象 | 推动易学大众化传播,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的融合 |
《易道本根》 | 2016年 | 探讨易学核心概念“易道”的哲学内涵,提出“易道即天道”的创新观点 | 深化易学本体论研究,为易学与自然科学对话提供理论基础 |
《易学与中医》 | 2018年 | 分析易学与中医理论的关联,如阴阳五行、经络学说与卦象的对应关系 | 拓展易学应用领域,强化传统医学理论的哲学支撑 |
《易学与企业管理》 | 2020年 | 将易学思维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提出“变易管理”“和谐管理”等模型 | 推动易学实践化转型,探索传统文化在现代经济中的创新应用 |
研究特色与影响
- 跨学科融合:张其成突破传统易学研究边界,将哲学、医学、管理学等多领域纳入研究框架,例如《易学与中医》通过卦象与脏腑对应关系,重构中医理论体系。
- 现代化诠释:其著作注重易学与现代科学的对话,如《周易现代版》采用量子力学视角解读“变易”概念,引发学界对易学科学性的新思考。
- 体系化建构:《易学哲学史》首次以编年史形式梳理易学发展,确立“象数-义理”双轨研究路径,成为后学重要参考文献。
学界评价
- 创新性: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李泽厚评价其“以现代哲学方法重构易学本体论,具有里程碑意义”。
- 实践性:《易学与企业管理》被多家企业纳入培训课程,验证了易学思维的现实指导价值。
- 争议性:部分学者认为其跨学科研究存在理论衔接不足的问题,但普遍认可其推动易学普及的贡献。
(注:以上内容基于公开学术资料整理,未涉及未公开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