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打响后,国民党妄图退往西南地区负隅顽抗,解放军采取一系列有效策略切断其逃跑通道,保障战役顺利推进。
多路并进,大迂回大包围
解放军以二野主力、一野和四野各一部,从多个方向对西南地区实施大迂回、大包围。二野第3、5兵团从东南方向迂回贵州,直插川南,切断国民党军退往云南的后路;一野18兵团等部从北面佯攻,吸引国民党军注意力,待二野部队完成迂回后,迅速南下,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控制关键交通枢纽
解放军重点夺取并控制铁路、公路等交通要道和重要桥梁、渡口。例如,攻占川黔公路上的重要节点,阻止国民党军通过公路运输大规模撤退;控制长江重要渡口,截断其水上逃跑路线,使国民党军难以成建制地向西南逃窜。
快速穿插分割
部队进行快速穿插,将国民党军分割成多个孤立部分。利用山地、丛林等复杂地形,快速隐蔽地穿插到国民党军防线后方,打乱其部署,使其无法组织有效的撤退行动。通过分割包围,逐个歼灭被孤立的国民党军,削弱其整体实力和逃跑能力。
发动群众,获取情报
解放军深入发动西南地区群众,建立良好的军民关系。群众为解放军提供了大量关于国民党军动向、交通路线等情报,帮助解放军准确掌握国民党军的逃跑企图和路线,及时调整部署,在关键位置设伏,切断其逃跑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