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法国对萨尔地区采取了多项管理措施,旨在加强经济控制并推动政治整合。以下为关键措施的具体内容:
时间 | 措施 | 主要内容 |
---|---|---|
1945-1947年 | 军事占领与行政接管 | 设立军事政府,接管萨尔地区行政权,推行法郎为流通货币,逐步替换德国马克。 |
1947年 | 经济联盟协议 | 签署《萨尔经济联盟条约》,将萨尔纳入法国关税体系,控制煤炭和钢铁产业资源分配。 |
1948年 | 自治政府成立 | 建立萨尔自治议会,保留部分内政自主权,但外交、国防由法国代管,法籍官员主导关键部门。 |
1950年 | 法郎货币区巩固 | 全面推行法郎作为唯一法定货币,禁止德国马克流通,强化法国对萨尔金融体系的控制。 |
1954年 | 欧洲化方案提案 | 推动萨尔“欧洲化”计划,提议将其设为欧盟前身机构(如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托管区,但遭居民公投否决。 |
1955年公投后,萨尔于1957年通过《萨尔条约》重归德国。法国通过上述措施实现了短期资源控制,但未能完成长期政治整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