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俄乌就黑海舰只分配达成80%归俄、20%归乌的比例,这一分配方案主要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战略因素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综合考量。
- 历史因素
- 苏联时期,大部分黑海舰队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俄罗斯境内进行的。许多造船厂、维修基地等基础设施都位于俄罗斯,如著名的北德文斯克造船厂等,俄罗斯在舰队建设中投入巨大。此外,俄罗斯海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苏联海军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从历史贡献角度,俄罗斯应获得较大比例的舰只。
- 经济因素
- 维持和运营一支舰队需要庞大的资金。当时俄罗斯的经济规模和财政能力相对乌克兰更强,能够承担更多舰只的维护、保养、更新等费用。例如,舰只的燃料补给、零部件更换以及人员薪资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俄罗斯在经济上更有能力支撑更多的舰只。
- 战略因素
- 从地缘战略角度看,俄罗斯对黑海的战略需求更为迫切。黑海是俄罗斯进入地中海的重要通道,对于俄罗斯的军事战略布局、能源运输安全等方面具有关键意义。相比之下,乌克兰虽然也拥有黑海海岸线,但在战略重要性上相对较弱,所以俄罗斯需要更多的舰只来保障其在黑海地区的战略利益。
- 人员因素
- 黑海舰队的人员构成中,俄罗斯籍官兵占比较大。这些官兵熟悉俄罗斯的军事体系和作战方式,将大部分舰只分配给俄罗斯,有利于保持舰队的战斗力和稳定性。而且人员的调配和安置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将舰只按此比例分配可以减少人员安置过程中的矛盾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