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地形设计与红石联动实现高效杀伤?
核心原理
陷阱组成 | 功能说明 | 关键优势 |
---|---|---|
激光发射器 | 远程触发 | 可穿透障碍物,范围广 |
地刺 | 瞬时伤害 | 破坏敌方护甲,强制下坠 |
红石中继器 | 延时控制 | 精准调节攻击节奏 |
陷阱门 | 聚集目标 | 强制野人进入杀伤区 |
实战部署步骤
-
地形预处理
- 挖掘3×3×5的垂直通道,顶部保留1格空间安装激光发射器
- 通道底部铺设2层岩浆防止敌对生物逃脱
-
红石电路搭建
- 使用红石粉+中继器构建延迟回路(建议3-5格延时)
- 地刺模块需与陷阱门保持2格垂直距离
-
动态触发机制
- 在通道入口设置绊线钩(3×3区域覆盖)
- 激活后激光束会扫描通道内所有生物
进阶优化方案
- 多层陷阱叠加
在主通道两侧增加2-3个辅助陷阱口,形成交叉火力网 - 生物类型识别
通过观察者+比较器组合,仅对特定敌对生物触发 - 能源管理
配置拉杆开关,非战斗时段关闭陷阱节省红石能量
数据对比表
传统陷阱 | 激光地刺陷阱 |
---|---|
杀伤率 | 40% |
维护成本 | 高(需频繁补箭) |
适用场景 | 开阔平原 |
持续时间 | 30分钟 |
注意事项
- 陷阱区域需保持2格以上透明方块(防止激光被遮挡)
- 建议在陷阱后方预留2×2安全区存放物资
- 每3小时检查一次地刺磨损情况(磨损值超过70%需更换)
(本方案基于迷你世界1.5.3版本测试,具体效果可能因游戏更新产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