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历史上因过度投机引发的金融崩溃事件,发生于1719-1720年,涉及殖民公司股票炒作与货币系统失控。
事件核心定义
属性 | 内容 |
---|---|
本质 | 18世纪法国因密西西比公司股价暴涨暴跌引发的经济泡沫 |
驱动因素 | 约翰·劳推行的纸币发行、国债置换与殖民贸易垄断政策 |
崩盘标志 | 1720年股票市值蒸发超90%,民众挤兑金银币导致信用体系瘫痪 |
时间线与影响范围
- 1716年:约翰·劳成立通用银行(后改为皇家银行),启动纸币发行
- 1717年:密西西比公司获得北美殖民地垄断经营权,开始吸收国债
- 1719年:股票价格从500里弗飙升至10,000里弗,全民投机热潮形成
- 1720年:恐慌性抛售导致市场崩溃,法国经济陷入长期衰退
关键数据对比
阶段 | 股价水平 | 纸币流通量 | 政府债务 |
---|---|---|---|
泡沫前(1717) | 500里弗 | 6,000万里弗 | 20亿里弗 |
泡沫顶峰(1720.1) | 18,000里弗 | 27亿里弗 | 国债置换完成 |
崩盘后(1720.12) | 1,000里弗 | 信用体系瓦解 | 财政危机加剧 |
(注:数据基于法国财政部历史档案与《约翰·劳金融改革研究》)
历史定位
该事件被视作近代首个系统性金融泡沫,暴露了中央银行制度不成熟与投机监管缺失问题,直接影响法国后续百年财政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