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通”中的通航意义重大,它打破了两岸长期的隔绝状态,在多个层面实现了重要突破,促进了两岸交流与合作。
- 直航线路
- 过去两岸航运需经第三地中转,通航实现了两岸航线的直接开通。比如台北到上海、高雄到厦门等城市间的直航,减少了绕航距离和飞行时间。以台北到上海为例,直航后航程缩短约2小时,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 航点范围
- 通航前,两岸可供通航的城市和机场数量有限。通航后,航点不断增加。大陆多个城市如北京、广州、深圳等都与台湾多个机场实现通航,拓展了两岸人员和物资的流动范围。
- 航班班次
- 通航初期航班数量较少,随着需求增长和政策推动,航班班次大幅增加。从每周几班增加到如今较为密集的日常航班,为两岸人员往来提供了更多选择,进一步促进了两岸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
- 运输主体
- 通航前,两岸航运企业合作受限。通航后,两岸航运企业都可参与运营,形成了良性竞争格局。两岸航空公司共同开辟航线、增加航班,提升了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