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跨学科实践与国际比较深化学生的国家认同?
“喻晓天下”活动家国情怀培养路径
喻晓教授以“知行合一”为核心理念,通过“喻晓天下”活动构建多维育人体系,具体路径如下:
模块 | 实施方式 | 家国情怀培养路径 |
---|---|---|
理论筑基 | 中国政治制度史专题研讨 | 通过历史案例解读,强化制度自信与文化认同 |
田野调查 | 湖北乡村振兴示范点实地调研 | 结合公共政策工具分析基层治理成效 |
国际对话 | 与“一带一路”沿线高校联合课题 | 对比不同国家治理模式,凸显中国特色优势 |
红色传承 | 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实践 | 通过口述史采集重构革命精神与当代价值关联 |
数字赋能 | 开发“数字乡村”模拟决策系统 | 以技术手段解决现实问题,培养科技报国意识 |
创新实践案例
- “政策仿真实验室”:学生团队模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通过角色扮演理解国家治理体系运作逻辑。
- “长江生态治理”跨学科项目:联合环境学院、法学院开展流域治理调研,产出《长江保护法实施评估报告》。
- “非遗活化”社会创新计划:将湖北传统工艺转化为公共管理案例,探索文化传承与社会治理的融合路径。
家国情怀培育机制
- 认知重构:通过对比分析,破除西方中心主义思维定式
- 情感联结:在服务弱势群体中建立社会责任感
- 价值认同:在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中激发使命感
该活动已形成“理论-实践-反思”闭环,近三年累计产出政策建议27份,其中3项被省级部门采纳,真正实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