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军合围武汉期间,国际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观察与干预。以下从不同方面为您详细介绍:
- 苏联: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苏联是最早向中国提供援助的国家。在日军合围武汉的过程中,苏联通过军事援助来表达对日本侵略行为的反对。苏联不仅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装备,如飞机、坦克、火炮等,还派遣军事顾问和志愿飞行员来华作战。苏联志愿航空队在武汉空战等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给日军空军以沉重打击,一定程度上干预了日军的军事行动。
- 英美:在初期,英美等国对中日战争采取了“中立”观望态度,但随着日军侵略的扩大和对自身在华利益的威胁增加,它们开始对日本的行为进行一定观察和表态。1938年7月,美国政府宣布废除《日美通商航海条约》,这对日本的经济和战略资源获取产生了一定影响。英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日本进行了外交施压,但总体而言,英美此时的行动多停留在表面,未对日军合围武汉形成实质性干预。
- 国际舆论:国际社会对日军在中国的暴行给予了关注和谴责。媒体的报道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到日本侵略的残酷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日本的舆论压力,属于一种软性的观察和干预。例如,日本军队在南京等地的暴行被国际媒体曝光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公愤,在日军合围武汉时,这种国际舆论压力依然存在。
日军在合围武汉过程中遭遇了国际的观察,并且部分国家采取了一些干预举措,但干预的力度和效果因各国自身利益考量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