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5月4日,朱德、毛泽东领导的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6月4日,中共中央致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指示该部队改称红军。随后,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正式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
具体过程
时间 | 事件 |
---|---|
1928年4月 |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 |
1928年5月4日 | 两支部队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
1928年6月4日 | 中共中央指示,工农革命军应改称红军,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
改称原因
- 统一称谓,规范编制:中共中央为了加强对全国革命武装的统一领导和指挥,需要对各地的革命武装进行统一规范。当时各地武装称谓较为混乱,将工农革命军改称红军,能使军队编制更加规范化、系统化,便于统一管理和协同作战。
- 体现革命性质:“红军”这一名称更能体现这支军队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的革命武装,表明其与旧军队的本质区别,凸显了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目标。
- 顺应革命形势:随着革命斗争的发展,需要更鲜明、更具号召力的名称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红军”的称谓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有广泛影响,改称红军有助于吸引更多受压迫的群众加入革命队伍,壮大革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