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的作用在修辞手法中到底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增添生动性
将事物赋予人的情感、动作和行为,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更容易产生画面感。比如“风儿轻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把“风”和“大地”拟人化,“轻唱着歌”“沉睡”让整个场景变得鲜活起来,读者仿佛能真切感受到微风拂过、大地复苏的景象。
引发共鸣
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情感,能让读者更容易与描写的对象产生共鸣。像“蜡烛默默地流泪”,将蜡烛拟人化为会“流泪”,把蜡烛燃烧的过程赋予了哀伤的情感,让读者能体会到一种默默奉献甚至有些悲壮的氛围,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突出特点
通过拟人可以突出事物的某些特点。例如“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离开”,把秋天当作人,“沉稳的脚步”突出了秋天的宁静、从容的特点,使读者对秋天的特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增强趣味性
拟人化的表达能让文章更具趣味性,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比如“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顽皮”“尽情地跳舞”把雨滴描写得活泼可爱,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