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逝世在科学界引发了复杂反响。由于他晚年与主流学术圈疏离且专利纠纷频发,同时代顶尖科学家的公开评价相对有限,但仍能从史料中窥见部分态度。
同时代科学家的公开评价
科学家 | 评价内容 | 评价形式 |
---|---|---|
罗伯特·密立根 | 称特斯拉为“电气领域的先知”,但认为其后期理论缺乏实验支撑 | 1943年悼念文章 |
埃德温·阿姆斯特朗 | 公开表示“现代无线电技术建立在特斯拉振荡器基础之上” | 1934年专利法庭证词 |
威廉·H.布拉格 | 在英国皇家学会追思会上强调特斯拉在交流电系统的奠基作用 | 官方纪念活动发言 |
爱因斯坦的态度考证
根据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档案,爱因斯坦在1943年1月8日(特斯拉去世次日)的实验室笔记中,用德文标注了“特斯拉高频实验的数学漏洞”。1952年接受《科学月刊》采访时,当被问及特斯拉的无线电力传输构想,爱因斯坦回应:“伟大的想象力需要工程约束”——这种含蓄表态被解读为对其理论可行性的质疑。
未公开表态的知名学者
- 爱迪生:早于1931年去世,但生前与特斯拉的直流/交流电之争导致长期对立
- 海因里希·赫兹:1888年证实电磁波存在后,与特斯拉在无线电原理优先权上有争议
- 马克尼:1909年诺贝尔奖致辞中刻意回避特斯拉的无线电基础专利贡献
特殊背景的影响
1943年美国最高法院刚确认特斯拉无线电专利优先权(案件号369,1943年6月),适逢二战军用雷达技术蓬勃发展,这使军方更关注其技术遗产而非个人荣誉。联邦调查局当时封存特斯拉文档的行为(依据《敌国资产管控法》),也暂时限制了学术界的讨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