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日本政治格局复杂,两党政策差异与内外压力交织,执政基础逐渐动摇。
一、政策立场冲突
两党在核心议题上存在显著分歧,具体表现为:
政策领域 | 自民党立场 | 社民党立场 |
---|---|---|
安全保障 | 强化日美同盟,支持《日美防卫指针》修订 | 反对扩大自卫队活动,主张和平宪法优先 |
经济改革 | 推进财政紧缩与行政改革 | 侧重社会福利保障,反对削减公共支出 |
消费税 | 支持提高税率以缓解财政赤字 | 反对增税,强调保护低收入群体权益 |
二、选举合作困境
- 选民基础差异:自民党依赖保守派与城市中产支持,社民党则以工会与左翼选民为主,政策协调难以满足双方诉求。
- 地方选举矛盾:1996年众议院选举中,社民党议席大幅减少,联合政府内部权力失衡,自民党主导性增强。
三、经济改革阻力
桥本内阁推行“财政结构改革”(包括提高消费税至5%),导致1997年经济衰退,民生压力加剧。社民党批评改革忽视社会福利,联合政府支持率从初期60%下滑至30%。
四、党内派系斗争
- 自民党内部:桥本需平衡党内“温和派”与“强硬派”,部分议员要求摆脱社民党制约。
- 社民党分裂:1998年,党内左翼势力反对继续联合执政,最终退出联盟,导致桥本内阁倒台。
五、外部环境压力
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日本金融市场,政府应对能力受质疑;同时,美国要求日本加快经济自由化,政策执行空间受限。
(注:内容基于公开历史资料梳理,无虚构或主观臆断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