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气田产量递减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非常规天然气的高效开发?
资源潜力与地质条件
普光气田所在的四川盆地具备丰富的陆相致密气和页岩气资源。陆相致密气储层以低孔低渗为特征,需通过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突破开发瓶颈;页岩气则依赖有机质含量和裂缝发育程度,需精准识别甜点区。
资源类型 | 技术难点 | 普光气田优势 |
---|---|---|
陆相致密气 | 储层改造、渗流优化 | 硫化氢处理经验、地质数据积累 |
页岩气 | 人工裂缝网络构建 | 高压开发技术、区域管网配套 |
技术创新路径
-
地质-工程一体化
- 利用三维地震与地质建模技术,精细刻画储层空间分布,降低勘探风险。
- 案例:通过微地震监测优化压裂参数,单井产量提升30%。
-
低成本开发模式
- 推广工厂化作业,减少单井施工周期与成本。
- 数据:水平井分段压裂成本较常规直井降低25%。
-
环保与智能化结合
- 应用清洁压裂液与返排液循环利用技术,符合“双碳”目标。
- 部署智能井口监测系统,实时预警硫化氢泄漏风险。
经济性与政策支持
- 资源接替效益:陆相致密气开发周期短(3-5年),页岩气长期稳产潜力大,形成“短平快+可持续”组合。
- 政策驱动:国家对非常规天然气补贴政策(如0.3元/立方米)降低开发风险,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挑战与应对
- 技术瓶颈:超深层页岩气开发面临高温高压难题,需攻关耐高温压裂材料。
- 市场波动:通过签订长协合同锁定销路,规避价格风险。
普光气田通过整合地质勘探、工程技术创新与政策红利,正逐步构建以陆相致密气为主、页岩气为辅的资源接替体系,为川渝地区能源安全提供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