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功放电路图中不同放大类型(如A类、B类、AB类)的设计差异到底主要体现在哪些关键电路模块呢?
偏置电路模块
- A类放大:偏置电流较大,使得晶体管在整个信号周期内都处于导通状态。这需要一个稳定且较大的偏置电压和电流源来保证,通常采用恒流源电路提供稳定偏置,以确保无论输入信号大小如何,晶体管始终工作在线性区。
- B类放大:偏置电流几乎为零,晶体管仅在输入信号的半个周期内导通。偏置电路的设计重点是提供一个刚好使晶体管开启的小偏置电压,一般通过简单的电阻分压电路实现。
- AB类放大:偏置电流介于A类和B类之间。偏置电路既要提供一定的偏置电流避免交越失真,又不能像A类那样大,常采用二极管偏置或采用负反馈电路来精确控制偏置电流。
输出级电路模块
- A类放大:输出级通常采用单管放大或推挽电路,但推挽管始终处于导通状态。由于始终有较大电流通过,输出级的功耗较大,效率较低。不过其优点是失真小,能提供高质量的音频输出。
- B类放大:采用推挽式电路,由两个晶体管分别负责正半周和负半周的信号放大。在一个信号周期内,两个晶体管轮流导通,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效率。但由于晶体管在导通和截止切换时会产生交越失真。
- AB类放大:同样采用推挽式输出级电路。通过合理设置偏置电流,既利用了B类放大效率高的优点,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交越失真问题,输出级性能较为平衡。
电源电路模块
- A类放大:需要一个能提供大电流的稳定电源,因为其始终有较大的静态电流。电源的纹波抑制要求较高,通常采用大容量的滤波电容和稳压电路,以减少电源波动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 B类放大:电源电路的设计重点是能够提供足够的电压来满足信号放大的需求。由于B类放大在无信号输入时功耗低,电源的平均功率需求相对较小。
- AB类放大:电源电路的设计结合了A类和B类的特点,既要保证在有信号输入时能提供足够的功率,又要在静态时降低功耗。一般采用具有一定稳压能力和滤波效果的电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