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检查表设计科学,避免遗漏关键问题?
一、检查表设计原则
要素 | 说明 |
---|---|
标准依据 | 明确引用ISO9001、ISO14001等管理体系标准或企业内控文件。 |
可操作性 | 用“是否”“是否符合”等可量化问题替代模糊描述。 |
责任分配 | 标注审核对象(如部门、岗位)、审核人及时间范围。 |
风险优先级 | 对高风险环节(如关键流程、合规要求)设置加权评分项。 |
二、审核执行要点
-
现场观察与文件比对
- 核对操作记录、设备维护日志等文件是否与实际一致。
- 例如:发现某工序未按作业指导书参数执行,需标注具体条款(如《工艺手册》第3.2条)。
-
员工访谈与证据收集
- 通过提问验证流程执行情况(如“您如何确认物料批次?”)。
- 记录矛盾点(如员工回答与文件规定不符)。
-
不符合项分类
类型 定义 处理建议 严重项 直接导致产品/服务质量失控(如未校准设备)。 立即停用并整改。 一般项 非关键环节轻微偏差(如记录填写不全)。 制定改进计划。
三、记录与报告规范
-
不符合项描述
- 格式示例:
现象:2023年X月X日,审核发现A车间设备编号E-012未张贴最近校准标签。
依据:《设备管理制度》第5.3条。
影响:可能引发测量数据偏差。
- 格式示例:
-
整改跟踪
- 使用“CAPA(纠正与预防措施)”模板:
- 根本原因(如培训不足、流程缺失)。
- 责任人与完成时限。
- 验证方式(复查、抽样检查)。
- 使用“CAPA(纠正与预防措施)”模板:
四、常见误区规避
- 误区1:仅依赖检查表勾选,忽略动态问题。
- 对策:在检查表中预留“其他发现”栏,鼓励审核员补充观察结果。
- 误区2:记录过于笼统(如“存在管理漏洞”)。
- 对策:要求用“5W1H”原则描述(What/Where/When/Who/Why/How)。
通过以上方法,企业可系统化识别不符合项,同时为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持。需注意:所有记录需经被审核部门确认签字,确保客观性与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