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秋招和春招的岗位会有差异?企业是否真的“二次筛选”?
一、招聘规模与岗位数量对比
中国移动秋招与春招的核心差异体现在招聘周期、岗位覆盖范围和人才储备策略上。
对比维度 | 秋招特点 | 春招特点 |
---|---|---|
招聘规模 | 年度最大规模,覆盖全国多岗位 | 规模较小,补充秋招未招满的岗位 |
岗位类型 | 以技术岗、管培生为主 | 偏向社会招聘、成熟型岗位 |
招聘对象 | 应届毕业生优先 | 应届生+社会人士均可 |
时间安排 | 9-12月 | 次年3-5月 |
为什么秋招岗位更多?
中国移动秋招通常与高校合作紧密,提前锁定应届生资源。而春招更多是针对企业内部用人需求的灵活调整,例如技术部门因项目需求临时增设岗位。
二、未通过秋招能否参加春招?
答案是肯定的,但需注意以下细节:
- 两次招聘独立:春招不参考秋招的笔试/面试结果,需重新投递简历。
- 岗位匹配度:春招岗位可能与秋招重叠,但竞争者中会增加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士。
- 企业策略:中国移动部分省份分公司会明确标注“未通过秋招可再投”,但需以具体公告为准。
案例参考:2023年浙江移动春招公告中,明确标注“秋招未录用者可再次申请”,但需重新参加笔试。
三、求职者应如何规划?
- 秋招优先:秋招岗位多、流程早,建议应届生集中精力备考。
- 春招补位:若秋招失利,需针对性准备:
- 调整简历:突出与春招岗位匹配的技能(如项目经验、证书)。
- 关注内部推荐:春招中内部推荐的通过率可能更高。
- 信息渠道:
- 官网/招聘公众号:获取实时岗位变动。
- 校友网络:通过往届秋招/春招入职员工获取内部信息。
四、独家观察:企业为何保留春招?
从社会招聘角度看,春招是企业动态调整人才结构的关键窗口:
- 补充流失人才:秋招入职员工可能因个人原因离职,春招填补空缺。
- 试水新业务:例如2022年移动云业务扩张时,春招新增云计算工程师岗。
- 降低用人成本:春招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企业可优化薪酬谈判空间。
建议:无论秋招结果如何,春招仍是一次机会,但需根据企业当年业务重点调整求职策略。
(注:以上分析基于公开招聘信息及求职者反馈,具体政策请以中国移动官方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