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两版公约均以引导青少年健康用网为目标,但2023年新版更注重数字时代的技术适应性与行为场景细化,内容框架呈现三方面差异。
对比维度 | 2001年原公约 | 2023年新版公约 |
---|---|---|
技术环境适配 | 未涉及短视频、直播等新型平台 | 新增对算法推荐、AI生成内容的辨识要求 |
行为规范颗粒度 | 强调"五要五不"基础原则(如不侮辱欺诈他人) | 细化网络消费、数据隐私保护等20项场景指引 |
主体责任划分 | 聚焦青少年个体行为约束 | 增加平台方信息审核义务、家校协同教育条款 |
核心差异解读
2001年版着重建立网络行为底线意识,2023年版在保留核心准则基础上,针对算法推送、虚拟社交等新挑战,提出分级用网时长管理、数字身份安全等实操建议。例如新增条款明确要求青少年“不滥用深度伪造技术传播虚假信息”,体现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监管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