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笔记既能体现理论深度,又能与实践案例有机结合?
一、理论框架梳理
维度 | 核心内容 |
---|---|
理论来源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改革开放实践经验 |
逻辑主线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 |
时代背景 | 新时代主要矛盾变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 |
二、核心内容提炼
- “十个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涵,需逐条拆解并关联具体政策(如全面深化改革、生态文明)。
- “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的实践路径,建议结合案例(如“一带一路”体现开放发展)。
-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系统性关联。
三、实践要求整合
- 政治性:突出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 创新性:融入数字中国、共同富裕等新概念。
- 批判性:对比西方理论局限,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四、学习方法建议
- 思维导图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辐射“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等分支。
- 对比分析法:横向对比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历史阶段理论异同。
- 案例库建设:收集脱贫攻坚、抗疫斗争等典型案例,标注理论指导作用。
五、注意事项
- 避免碎片化:需体现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如“中国梦”与“两个一百年”目标的衔接)。
- 警惕形式化:重点标注“人民至上”“自我革命”等贯穿性理念。
- 更新时效性:关注二十大报告新增内容(如中国式现代化)。
通过以上结构化整理,可系统覆盖理论体系的“根”(马克思主义)、“魂”(党的领导)、“体”(制度优势)、“用”(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