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交易过程中不遗漏关键法律文件?
在二手房交易中,产权纠纷是购房者最担忧的问题之一。以下从法律合规角度梳理核心风险点及应对策略:
一、产权信息核实
步骤 | 操作要点 | 法律依据 |
---|---|---|
查验房产证原件 | 确认房主与身份证一致,核对房屋性质(商品房/经适房/动迁房等) | 《民法典》第209条 |
登记信息核对 | 前往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房屋抵押、查封状态及实际居住人信息 |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8条 |
共有权人确认 | 若为夫妻共有财产,需双方签字同意出售 | 《民法典》第301条 |
二、交易流程关键节点
-
合同条款细化
- 明确户口迁移时间、物业费结清责任、配套设施归属(如车位、储藏室)
- 增加“违约金条款”约束卖方反悔行为
-
资金监管
- 通过银行或中介设立第三方资金监管账户,过户完成后再解冻房款
- 避免直接支付现金或私人账户转账
-
历史交易追溯
- 要求卖方提供近5年内的交易流水,排查是否存在“一房多卖”风险
三、特殊情形处理
- 继承房产:需提供继承公证书及所有继承人放弃声明
- 公司产权房:确认公司章程是否允许对外出售
- 政策限制房:核查是否符合满五唯一、增值税免征等条件
四、争议解决路径
若发现产权瑕疵,可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19条提起确权诉讼,或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协商。建议交易前委托律师进行尽职调查,降低法律风险。
(注:本文内容基于现行法律法规,具体操作需结合个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