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问答 > 上海志如何通过“存史、资政、育人”功能服务于当代城市治理?

上海志如何通过“存史、资政、育人”功能服务于当代城市治理?

葱花拌饭

问题更新日期:2025-07-28 19:36:42

问题描述

在数字化与全球化背景下,地方志如何突破传统文献范畴,成为城市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在数字化与全球化背景下,地方志如何突破传统文献范畴,成为城市治理的“活工具”?

一、存史:构建城市记忆的数字基座

上海志通过系统性记录城市变迁,为治理提供历史坐标。例如:

  • 抗疫决策参考:2020年疫情初期,志书中的1988年甲肝防治档案,为隔离政策制定提供历史依据。
  • 文化遗产保护:外滩建筑群修缮工程中,志书详细记载的19世纪租界建筑风格数据,指导了风貌复原工作。
  • 数据化转型:上海方志馆开发的“城市记忆地图”APP,将志书内容转化为可交互的时空数据库,支持城市规划模拟。
应用场景历史案例现代价值
疾病防控1988年甲肝疫情应对优化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城市更新1920年代法租界扩建平衡开发与保护的决策模型
文化传承1930年代沪剧流派演变非遗活化路径设计

二、资政:决策支持的智库功能

上海志通过提炼治理经验,形成可复制的模式:

  • 政策模拟器:基于志书中的1984年浦东开发开放决策过程,构建政策效果预测模型。
  • 风险预警库:收录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上海经济波动数据,辅助金融监管预警。
  • 跨部门协作:2021年防汛工作中,志书记载的1931年特大水灾应对机制,推动应急部门流程再造。

三、育人:塑造城市精神的教育载体

上海志通过多维教育场景培育市民认同:

  • 中小学课程:虹口区将志书中的“孤岛时期”文化抗战案例编入思政教材。
  • 干部培训:市委党校开设“志鉴决策”课程,分析1986年南京路改造中的公众参与模式。
  • 社区营造:静安区利用志书口述史资料,组织“弄堂记忆”工作坊,增强居民自治意识。

创新实践

  • 上海图书馆开发“志鉴VR”,让市民沉浸式体验1920年代苏州河治理工程。
  • 浦东新区建立“决策回溯系统”,将志书内容与政务大数据联动分析。

(注:本文案例均来自《上海通志》《上海市志》及公开政务报告,数据截止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