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鲁门总统在1945年末派遣马歇尔来华,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国际和国内政治考量,所赋予的任务也对当时的中国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主要任务内容
- 调解国共冲突:二战结束后,中国国内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升级。美国政府希望避免中国发生大规模内战,因为内战可能会使局势失控,影响美国在华利益和亚洲战略布局。马歇尔来华后,积极奔走于国共两党之间,组织双方进行谈判,试图通过政治协商的方式解决国共之间的分歧,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例如,促成了1946年初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和平民主的决议。
- 帮助国民党巩固统治:美国从自身的全球战略出发,将国民党视为其在亚洲的重要盟友,希望通过支持国民党来维护其在华利益。马歇尔来华后,为国民党提供了一定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帮助国民党巩固统治地位。例如,帮助国民党进行军队整编和军事训练,同时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贷款。
- 推动中国建立亲美政府:美国希望在中国建立一个亲美的政府,以便更好地控制中国市场,遏制苏联在亚洲的影响力。马歇尔在调解国共冲突的过程中,试图引导中国建立一个符合美国利益的政治体制,使中国成为美国在亚洲的战略伙伴。他主张在中国实行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度,但这种方案实际上是为了削弱共产党的力量,加强国民党的统治。
任务执行效果
马歇尔的调解工作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一些成果,如促成了短暂的停战协议,但最终未能阻止国共内战的全面爆发。这主要是因为国共两党在国家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存在着根本分歧,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不愿意与共产党分享政权,而共产党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坚决要求实现人民民主。此外,美国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希望通过调解实现和平,另一方面又不断向国民党提供援助,助长了国民党的内战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