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学图书馆怎样借助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为粤港澳大湾区学术研究提供有力支撑,存在哪些具体合作项目或平台呢?
支持学术研究的方式
- 资源共享扩大研究资料范围
- 澳门大学图书馆与大湾区内其他高校图书馆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将各自的特色馆藏资源纳入共享体系。比如其他高校有关于岭南文化的独特研究资料,澳门大学的研究人员可通过共享获取,拓宽研究视野。
- 实现电子资源的共享,像各类学术数据库,研究人员无需受限于本校购买的数据库范围,能获取更广泛的学术文献、研究报告等,为学术研究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
- 合作开展学术活动促进交流
- 联合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邀请大湾区内知名学者、专家进行学术分享。不同高校的研究人员汇聚一堂,交流研究成果和经验,激发新的研究思路。
- 组织学术交流项目,安排学生和研究人员到合作图书馆所在高校进行短期访学、交流,亲身体验不同的学术氛围和研究方法。
- 提供联合参考咨询服务
- 多个图书馆的专业馆员组成联合咨询团队,为大湾区内的研究人员提供专业的参考咨询服务。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文献查找、数据获取等问题,都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解答。
- 建立线上咨询平台,方便研究人员随时随地咨询问题,提高咨询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具体合作项目或平台
- 粤港澳高校图书馆联盟
- 该联盟整合了大湾区内多所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成员馆之间实现了文献传递、联合目录查询等功能。澳门大学图书馆作为成员之一,可借助联盟平台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广泛的文献获取渠道。
- 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大湾区分中心
- 提供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服务,澳门大学图书馆参与其中,共同建设特色数据库,同时通过该平台获取其他成员馆的文献资源。此外,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图书馆馆员的业务水平和研究人员的信息素养。
- “粤澳科技文献平台”
- 聚焦科技领域的文献资源共享,澳门大学图书馆与广东的图书馆合作,将双方的科技类文献资源整合到该平台。研究人员可以在平台上搜索、获取相关的科技文献,为科技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