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生书法家的榜书创作究竟是怎样在“法度”之内展现出“新意”的呢?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剖析。
传统法度的遵循
榜书创作有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孙红生对传统法度有着深入的研究与严格的遵循。他在笔法上,严守中锋用笔的原则,使得线条饱满浑厚、力透纸背,每一笔都符合书法用笔的基本规范。就像颜真卿的楷书笔法,注重笔画的起承转合,在点画之间体现出严谨的法度。在结构上,遵循汉字的基本架构规律,重心平稳、疏密得当。例如在书写一些大型的榜书作品时,对于笔画多的字,他会巧妙地安排空间,让每个部分都各得其所,不会出现拥挤或松散的情况,保证了作品整体的和谐与稳定。
新意的展现
1.墨法创新
孙红生在榜书创作中大胆创新墨法。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浓墨书写,而是巧妙地运用了枯墨、涨墨等手法。在一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笔画的边缘呈现出枯涩的效果,犹如干裂秋风,而笔画的中间部分则墨色饱满,这种浓淡、干湿的对比,为作品增添了丰富的层次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比如他写“龙”字时,用枯墨表现龙的筋骨,用涨墨表现龙的神韵,仿佛一条鲜活的龙跃然纸上。
2.风格融合
他还善于融合不同书体的风格特点。在榜书创作中,将草书的灵动与榜书的庄重相结合。草书的线条流畅、自由奔放,榜书的雄浑大气,两者融合后,使得作品既具有榜书的震撼力,又有草书的灵动之美。比如在书写一些诗词内容的榜书作品时,个别字会采用草书的笔法来书写,打破了榜书传统的规整性,让作品更具动态感和节奏感。
对比项 | 传统榜书 | 孙红生榜书 |
---|---|---|
墨法 | 浓墨为主 | 枯墨、涨墨等创新运用 |
风格 | 单一书体风格 | 融合多种书体风格 |
孙红生书法家正是在严格遵循传统法度的基础上,通过墨法创新和风格融合等方式,在榜书创作中完美地体现了“出新意于法度之中”的艺术理念,为榜书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