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11月21日至22日,日军通过周密部署与战术突袭攻陷旅顺,过程中伴随激烈战斗与平民伤亡。以下是关键节点梳理:
时间 | 事件概要 | 军事策略 |
---|---|---|
11月18日 | 日军第二军登陆花园口,向旅顺推进 | 分兵包抄,切断清军后路 |
11月20日 | 攻占旅顺外围堡垒(椅子山、松树山) | 集中炮火轰击,夜间发动突袭 |
11月21日晨 | 日军主攻二龙山、鸡冠山要塞 | 步炮协同,利用清军防御薄弱时段强攻 |
11月21日午 | 清军统帅龚照玙弃城逃亡,守军士气崩溃 | 心理战结合正面强压,瓦解抵抗意志 |
11月22日 | 日军占领旅顺港,控制战略要地 | 海陆夹击,封锁退路并摧毁防御工事 |
战术细节补充
- 情报优势:日军提前收买汉奸获取布防图,精准打击核心阵地。
- 装备差距:清军火炮射程不足,日军野战炮射程超3公里,形成火力压制。
- 指挥失误:清军各堡垒孤立防守,未形成联动支援,被日军逐个击破。
后续影响
旅顺失守导致北洋舰队丧失维修基地,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为次年威海卫战役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