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签署《儿童权利公约》及其议定书后,积极履行国际义务,从多方面构建和完善儿童权益保护法律体系,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历经多次修订,强化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体系。明确监护人职责,规范学校教育管理,要求社会营造良好环境,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保护未成年人网络权益等,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权益。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该法修订后,健全预防机制,对不良行为进行干预,对严重不良行为进行矫治,完善重新犯罪预防措施,通过教育、矫治等手段,预防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出台专门政策和法规
- 《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了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条件、程序等内容,当监护人严重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时,可依法撤销其监护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保障未成年人得到妥善监护。
- 《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规定了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各类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在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临不法侵害危险时,有强制报告义务,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干预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
加强法律实施和监督
- 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公安、检察、法院、民政等多部门协同合作,在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处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提供救助保护等方面形成合力。例如在办理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时,推行“一站式”取证救助机制,避免对未成年人造成二次伤害。
- 开展专项行动:定期开展打击拐卖儿童、性侵未成年人等专项行动,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网络环境的整治,为未成年人创造安全的成长环境。同时,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法律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