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于1994年成为《专利合作条约》成员国,这一进程推动了国内创新保护与国际标准融合。
关键时间节点
1993年9月15日
中国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提交加入PCT的申请书,并声明同时接受条约第二章(国际初步审查程序)。
1994年1月1日
PCT第二章对中国生效,标志着中国正式成为条约缔约国。
加入背景与意义
- 条约功能
PCT是国际专利体系的核心协议,简化了在多个国家提交专利保护的流程。 - 国内需求
19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深化,加入PCT助力企业“走出去”,增强国际技术竞争力。
法律与实践影响
阶段 | 内容 |
---|---|
法律衔接 | 中国修订《专利法》及实施细则,匹配PCT程序要求。 |
申请量变化 | 2000年后,中国通过PCT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持续增长,2020年起跃居全球第一。 |
国际协作体现
- 审查合作: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成为PCT国际检索和初步审查单位。
- 规则参与:中国在PCT改革中提出多项建议,推动发展中国家权益保障。
数据示例
年份 | 中国PCT申请量(件) |
---|---|
2000 | 782 |
2010 | 12,337 |
2022 | 70,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