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问答 > 如何通过一年级小书包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文具的用途?

如何通过一年级小书包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文具的用途?

红豆姐姐的育儿日常

问题更新日期:2025-07-29 05:07:01

问题描述

你知道怎么让一年级小朋友在学《小书包》这篇课文时,不光会读会背,还能真正明白每种文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你知道怎么让一年级小朋友在学《小书包》这篇课文时,不光会读会背,还能真正明白每种文具是用来干嘛的吗?这其实是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关心的问题,毕竟刚入学的孩子对这些天天要用到的东西,可能只是觉得“眼熟”,但说不清楚具体用途呢。

一、把课文里的文具“请”到课堂来

第一步当然是**让文具“现身”**啦!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课文里提到的铅笔、橡皮、尺子、转笔刀这些文具,也鼓励小朋友把自己书包里的同款文具带来。当读到“我的小书包,宝贝真不少”时,就一样样把文具拿出来,问问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先让他们认一认,摸一摸,建立直观的印象。比如说到铅笔,就可以让孩子试着握一握,感受一下它和玩具笔的不同。

然后呢,结合课文句子猜用途。比如读到“铅笔尺子作业本”,就举起铅笔问:“铅笔可以用来做什么呀?是不是像课文里说的,帮我们写字、画画呢?”引导小朋友联系自己在幼儿园画画、写数字的经历,让他们自己说出“写字”“画画”这些用途。对于橡皮,可以故意在纸上画一笔,然后用橡皮擦掉,再问:“橡皮是不是像个小医生,能把写错的字‘治好’呀?”这样是不是就很形象啦?

二、在游戏里“玩转”文具用途

小朋友最喜欢游戏了,所以设计角色扮演小游戏特别管用。可以让小朋友轮流当“小老师”“小画家”或者“小书法家”,在扮演中使用文具。比如“小画家”画画时,自然会用到铅笔和橡皮;“小书法家”写字时,如果写错了,就知道该请橡皮来帮忙了。老师在旁边观察,及时纠正错误用法,比如有的小朋友可能会用尺子当玩具敲桌子,这时候就要告诉他尺子是用来画直线、量东西的。

还可以玩**“文具找朋友”配对游戏**。准备一些写有“写字”“擦错字”“画直线”“削铅笔”的卡片,再准备相应的文具卡片或实物。让小朋友把用途卡片和文具对应起来,比如“写字”要找到“铅笔”,“擦错字”要找到“橡皮”。这个过程能帮他们把文具和功能直接挂钩,比单纯说教记得牢多了。现在很多一年级课堂都会用这种互动游戏,孩子们参与度高,学起来也快。

三、联系生活实际,让文具“活”起来

光是在课堂上认识还不够,还要引导孩子说说自己怎么用文具。问问他们:“昨天在家里写作业,你用了哪些文具呀?”“画画的时候,如果线条画歪了,怎么办呢?”鼓励他们分享自己使用文具的真实经历。比如有小朋友会说:“我用尺子画格子写拼音。”这就说明他已经在生活中用上了,老师要及时表扬,强化这种认知。

另外,**观察文具的“小秘密”**也很重要。比如仔细看看铅笔的笔尖是尖的,所以能写字;橡皮软软的,所以能擦掉铅笔印;尺子边上有刻度,所以能量长度。让小朋友自己发现这些特点,再想想为什么有这些特点,就能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用途。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文具设计越来越可爱,比如橡皮做成小动物形状,但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不管它长什么样,最主要的功能还是擦错字,不能因为好看就光拿来玩哦。

其实呀,引导一年级学生认识文具用途,关键就是让他们多摸、多看、多用,把课文里的文字和真实的物品、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东西多,对新鲜事物好奇,用对了方法,他们很快就能成为自己文具的“小主人”。据我了解,有些学校还会组织“整理书包比赛”,在整理过程中,老师会再次强调每种文具应该放在哪里,为什么这么放,这也是巩固用途认知的好办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