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务覆盖:从“跑断腿”到“零跑动”
-
高频事项全线上
平台整合社保查询、公积金提取、营业执照申领等200余项高频服务,市民可通过手机APP或电脑端“一键办理”。例如,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与户籍登记实现跨部门联办,办理时间从5天缩短至2小时。 -
特殊群体定制化
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推出“语音导办”功能,通过智能外呼系统提供全程指导。2023年数据显示,该功能已服务超1.2万人次。
二、技术支撑: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
电子证照互通互认
与省级政务平台对接,实现身份证、驾驶证等13类电子证照跨区域调用。市民办理房产过户时,无需重复提交纸质材料。 -
AI预审提升效率
引入智能审核系统,对材料完整性、合规性进行初筛。企业开办申请通过率从65%提升至92%,平均等待时间减少70%。
三、互动机制:从“单向服务”到“双向反馈”
-
实时评价倒逼改进
每个办理事项后增设“好差评”模块,差评需在24小时内响应。2024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差评整改率达100%。 -
政策解读可视化
将复杂政策转化为图文、短视频,例如“小微企业税收优惠”专题页面点击量超5万次,咨询电话量下降40%。
四、数据安全:筑牢隐私保护防线
-
分级授权管理
按岗位需求设置数据访问权限,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采用脱敏展示。 -
区块链存证应用
在不动产登记等场景引入区块链技术,确保电子档案不可篡改。
五、未来规划:向“智慧政务”进阶
-
场景化服务拓展
计划上线“企业全生命周期”专区,集成开办、融资、注销等全链条服务。 -
跨区域协同试点
与邻近区县共建“川东北政务服务圈”,推动高频事项异地通办。
我是历史上今天的读者www.todayonhistory.com:岳池县的实践印证了“放管服”改革的深层逻辑——技术赋能不是目的,而是提升治理温度的手段。当政务服务从“能办”走向“好办”,群众的获得感才会真正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