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游离糖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的10%以下,而添加糖正是游离糖的主要来源。以下为需严格限制的常见添加糖及其健康风险:
糖分类型 | 常见来源 | 代谢特点 | 健康风险 |
---|---|---|---|
蔗糖(白砂糖) | 饮料、糕点、调味品 | 直接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 | 胰岛素抵抗、肥胖、龋齿 |
果葡糖浆 | 碳酸饮料、果酱、加工食品 | 果糖比例高,肝脏代谢负担大 | 非酒精性脂肪肝、血脂异常 |
葡萄糖 | 甜品、运动饮料 | 快速提升血糖 | 糖尿病风险、血糖波动 |
麦芽糖 | 传统糖果、烘焙食品 | 淀粉水解产物,升糖指数较高 | 能量过剩、代谢综合征 |
蜂蜜 | 蜂蜜制品、冲泡饮品 | 天然但含高浓度果糖和葡萄糖 | 过量摄入易引发炎症反应 |
果汁浓缩物 | 果味饮料、果冻 | 去除膳食纤维,糖分高度浓缩 | 肠道菌群失衡、维生素流失 |
需警惕的“隐形糖”
- 代糖:如阿斯巴甜、安赛蜜,可能干扰肠道菌群平衡。
- 糖醇类(木糖醇、山梨糖醇):过量摄入易导致腹泻。
- 淀粉糖:如麦芽糊精,虽不甜但升糖快,易被忽视。
科学建议
- 阅读食品标签时,关注“碳水化合物(糖)”含量,警惕以“糖”“蜜”“浆”“汁”结尾的成分。
- 优先选择天然甜味食物(如新鲜水果),避免加工食品中的添加糖。
- 儿童及代谢疾病患者需更严格控制添加糖摄入,建议每日不超过25克。
(注:以上内容基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国际营养学研究,不涉及医疗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