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里,怎样通过实例分析拟人句的作用与效果呢?
引入实例
在课堂上,可以先引入一些常见且生动的拟人句实例。比如“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离开”。将秋天当作人,赋予它“迈着脚步”“走来”“离开”等人类的行为动作。让学生直观感受拟人句的独特表达,先引起他们的兴趣。
分析作用
作用 | 分析 | 例句 |
---|---|---|
使描写更生动 | 原本对秋天的描述可能比较平淡,使用拟人后,让秋天仿佛具有了生命,变得鲜活起来,让学生能更真切地感受到秋天到来和离去的过程。 | “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离开” |
表达情感 | 拟人句能融入作者的情感。“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把星星拟人化,赋予它们“窃窃私语”的行为,体现出一种静谧、美好的氛围,也传达出作者对这种宁静夜晚的喜爱之情。 | “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
引发联想 | 拟人句能启发学生的联想。“柳树在风中翩翩起舞”,学生看到这样的句子,就会联想到柳树像一个舞者在风中轻盈舞动的画面,拓宽他们的思维。 | “柳树在风中翩翩起舞” |
探讨效果
- 增强感染力:拟人句能让文章更有感染力。以“向日葵始终向着太阳公公微笑”为例,这样的表述能让学生更容易被文字打动,对向日葵产生喜爱之情,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
- 加深理解:通过拟人句,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抽象的事物或概念。如“时间老人脚步匆匆,从不为谁停留”,把时间比作老人,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总结归纳
在分析完多个实例后,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拟人句的作用和效果,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拟人句在语文表达中的魅力,并且鼓励他们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拟人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