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成立初期在基础薄弱、资源有限情况下,从多方面保障飞行安全与服务质量,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保障飞行安全
- 人员培养与管理
- 飞行员培训:建立严格的飞行员选拔和培训体系,初期选派优秀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飞行技术,回国后传授经验。同时在国内创建飞行学校,设置系统课程,涵盖飞行理论、气象知识等。通过模拟训练和实际飞行操作结合,提升飞行员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
- 地勤人员专业提升:对机械师、航管人员等进行专业培训,要求掌握飞机维护、导航指挥等技能。定期考核,保证业务能力达标,确保飞行各个环节安全。
- 飞机维护与管理
- 严格检修制度:制定飞机定期检修和保养计划,每次飞行前后都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不允许带故障飞行。
- 引进与改良设备:积极引进国外先进飞机和维护设备,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良,提高飞机性能和安全性。
- 航行保障
- 导航设施建设:在重要航线上建设导航台、雷达站等设施,为飞机提供准确的导航信息,提高飞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气象服务支持:建立气象观测网络,收集和分析气象数据。为飞行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预报,帮助其制定合理飞行计划,避开恶劣天气。
提升服务质量
- 服务规范制定
- 制定服务标准:明确空乘人员的服务流程和规范,包括登机服务、客舱服务、餐饮服务等方面。要求空乘人员以热情、周到的态度为乘客服务。
- 加强礼仪培训:对服务人员进行礼仪培训,提升其形象和气质,增强与乘客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
- 改善硬件设施
- 客舱环境优化:对客舱进行合理布局,改善座椅舒适度,提供基本的娱乐设施和餐饮服务,提升乘客的乘坐体验。
- 机场设施建设:加强机场候机厅、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乘客提供便利的候机和出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