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问答 > 胶东保卫战期间的后勤保障和人员转移工作是如何组织的?

胶东保卫战期间的后勤保障和人员转移工作是如何组织的?

红豆姐姐的育儿日常

问题更新日期:2025-07-30 03:32:06

问题描述

胶东保卫战期间,后勤与转移工作依托地方党组织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胶东保卫战期间,后勤与转移工作依托地方党组织统筹,通过军民协作、临时交通线及分散隐蔽策略保障物资运输与群众安全。

一、后勤保障组织架构

1.层级化指挥体系
成立胶东支前委员会,下设粮秣、运输、医疗等部门,分工明确:

部门职责协作单位
粮秣科粮食征集与分配地方农会、民兵
运输队物资转运与路线维护民众担架队、骡马队
野战医院伤员救治与药品调配地下交通站

2.物资筹措机制

  • 就地征粮:按“二五减租”政策向地主征粮,同时动员农民捐献余粮。
  • 隐蔽仓库:利用山洞、地窖储存弹药和药品,防止国军轰炸。

二、人员转移实施路径

1.群众疏散策略

  • 分批次转移
    • 首批转移老弱妇孺至牟平、海阳山区;
    • 青壮年编入民兵,协助修筑防御工事。
  • “空舍清野”行动:撤离前销毁未转移物资,阻断敌军补给。

2.伤员转运网络
建立三条临时通道

  1. 主力部队护送重伤员至掖县后方医院;
  2. 轻伤员由民兵经烟青公路秘密转移;
  3. 地下党在青岛、潍坊设置伪装诊所收治危重患者。

三、应急保障措施

  • 夜间运输制度:利用大雾、雨天等条件规避空中侦察,日均运输量达2000石粮食;
  • “一兵带三民”:每名士兵负责指导3名民工加固运输路线,修复被毁桥梁27处。

(注:文中数据参照《胶东军事志》《华东解放战争史料汇编》整理,无虚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