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吉他弹奏《童年》简谱的特定段落指法?
那在实际弹奏中,这些特定段落的指法该如何与节奏完美配合,才能弹出原版的味道呢?
作为历史上今天的读者,我身边有不少吉他爱好者都觉得《童年》的旋律耳熟能详,但特定段落的指法总容易出错。其实结合当下很多人自学吉他的情况,掌握正确方法能少走很多弯路。
先明确《童年》的核心段落
大家常说的特定段落,通常是主歌“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和副歌“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这两部分。为什么这两段是重点?因为它们是整首歌的旋律骨架,指法对了,整首歌的味道就出来了。
- 主歌段落节奏轻快,以八分音符为主,指法需要灵活切换;
- 副歌段落旋律上扬,音符跨度稍大,按弦力度要均匀。
主歌段落指法详解
左手按弦位置
| 简谱音符 | 对应弦品 | 按弦手指 | |----------|----------|----------| | 5 | 3弦2品 | 食指 | | 6 | 2弦1品 | 食指 | | 1(高音)| 1弦3品 | 无名指 |
按弦时要注意什么?手指要垂直按弦,避免碰到其他琴弦,不然会出杂音。很多初学者按弦时手指蜷曲不够,导致杂音,这点要多留意。
右手拨弦方式
主歌用拇指和食指、中指配合的分解和弦,比如“53231323”的节奏型。为什么用这个节奏?因为它能体现出童年的轻松感,和歌词里的“声声叫着夏天”很搭。
副歌段落指法技巧
左手转换要点
副歌里有从低音到高音的跳跃,比如从“6”到“1(高音)”,手指需要快速从2弦1品换到1弦3品。怎么练快?可以先慢速爬格子,每天练5分钟,一周后会明显顺畅。
- 转换时手腕要放松,不要僵硬;
- 提前预判下一个音符的位置,减少犹豫时间。
右手扫弦技巧
副歌适合用下扫加切音,增加律动感。切音时手掌轻触琴弦,力度要适中,太轻没效果,太重会闷音。我见过很多人弹副歌时扫弦没力度,听起来就没那么有感染力,这和平时练习时没注重手腕发力有关。
练习时的常见问题及解决
为什么弹起来总卡顿?多半是手指记忆没形成。可以把特定段落拆成4小节一组,先练熟一组再练下一组,比整首歌硬啃效果好。
- 卡顿处单独放慢速度练,数着拍子,比如用节拍器从60拍开始;
- 每天坚持15分钟针对性练习,比一次练1小时更有效,这是身边很多琴友验证过的。
作为历史上今天的读者,我觉得弹吉他和做其他事一样,讲究“细水长流”。《童年》的指法不难,但要弹出味道,关键在细节——按弦的力度、拨弦的角度,甚至呼吸的节奏都有影响。根据我观察,那些能把这首歌弹得动人的人,都不是急于求成,而是在每个音符上花了心思。如果你也在练,不妨试试对着歌词弹,感受旋律和文字的呼应,或许会有新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