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证标准的模糊性与执行差异
合作双方对认证标准的理解是否一致,直接影响合作走向。为什么标准问题容易引发纠纷?因为很多时候,认证机构提供的标准文本存在模糊表述,比如“符合国际通用规范”“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这类词汇,企业和认证方的解读可能大相径庭。
具体来看,常见的分歧点包括: - 认证指标的量化程度:是要求“客户满意度≥90%”,还是“客户基本满意即可”? - 认证流程的操作细节:现场审核时需要提供3年还是5年的资料? - 认证结果的判定依据:是由单一审核员决定,还是需要多方复核?
我曾见过一家企业因“国际先进水平”的定义与认证方争执——企业认为自己的技术达到了亚洲同类企业的中上水平,而认证方却以欧美顶尖企业为参照,最终导致认证失败,合作自然无法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