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问答 > 古诗中“六月禾未秀”具体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

古诗中“六月禾未秀”具体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

蜂蜜柚子茶

问题更新日期:2025-11-01 11:59:45

问题描述

古诗中“六月禾未秀”具体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古诗中“六月禾未秀”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古诗中“六月禾未秀”具体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

古诗中“六月禾未秀”具体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这句诗背后究竟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与诗人情感?


诗句溯源:出自哪位唐代诗人之手?

“六月禾未秀”这一句,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在其作品《观刈麦》中所写。全诗通过描写农民在酷暑中辛勤劳作的情景,反映出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苦生活,也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这句诗所在的完整诗句为:“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其中“六月禾未秀”并非原文中直出的句子,但类似意象比如“五月人倍忙”、“小麦覆陇黄”都指向了农忙与庄稼生长的时节背景,而“六月禾未秀”这一表述,更接近于对农事推迟或灾年景象的文学化表达,在唐诗中常被引申使用,但最原始且广为人知的关于农忙与农民疾苦的对照描写,就是白居易的《观刈麦》。


为什么这句诗重要?它揭示了什么社会问题?

| 要点 | 内容解读 | |------|----------| | 反映农民疾苦 | 诗句虽短,却道出了农民在六月本应是庄稼茂盛之时,却出现“禾未秀”的反常现象,折射出气候异常或苛捐杂税导致的农业困境。 | | 社会不公对比 | 白居易通过描写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与官僚阶层“岁晏有余粮”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极大、阶级固化的问题。 | | 诗人自省意识 | 诗句背后,是诗人对自身享有俸禄却未从事农事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古代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情怀与道德自省。 |

这不仅是一句诗,更是唐代社会矛盾的缩影,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文以载道”传统的体现。


类似表达在唐诗中的体现还有哪些?

其实,像“六月禾未秀”这样描写农事艰辛与气候异常的诗句,在唐诗中并不少见,它们共同构成了古人观察社会、记录民生的重要文本。

以下是一些相关诗句及作者:

  • 杜甫《夏日叹》:“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描写酷暑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压迫感。
  • 白居易《杜陵叟》:“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直接描绘农民因税收过重导致生活难以为继。
  • 李绅《悯农》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强调农民劳动的艰辛与粮食的来之不易。

这些作品与“六月禾未秀”所表达的情感内核一致,都是对劳动人民生存状态的真实刻画与社会不公的控诉


从现代视角看,这句诗给我们什么启示?

在21世纪的今天,虽然农业科技大幅提升,粮食产量稳步增长,但“六月禾未秀”这样的诗句依然有其现实意义:

  1. 关注农业生产波动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愈发显著,极端天气、旱涝灾害仍会导致“禾未秀”、收成不佳的情况,这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2. 反思社会公平与资源分配
    当代社会虽然不再有唐代那样的苛捐杂税,但城乡差距、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诗句提醒我们要持续关注基层劳动者的生存状态。

  3. 文学的现实价值不可忽视
    古诗不只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文献。通过“六月禾未秀”这样的句子,我们能更直观地了解古代社会结构与民众生活,这种以诗证史的方法在今天依然值得借鉴。


我是历史上今天的读者www.todayonhistory.com,我的一点看法

从个人角度阅读这句诗,我能感受到一种跨越千年的共鸣。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农民始终是社会的基础,他们的劳动成果支撑着整个国家的运转。而“六月禾未秀”这样的句子,用极简的语言,传递出极深的情感与思考,这正是唐诗的魅力所在,也是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偶尔停下脚步,读一读这些诗句,想一想它们背后的社会现实与人性关怀。或许,这正是古典诗词在当代依然值得被反复品读的重要原因。

相关文章更多

    唐代诗人戴叔伦在《送耿十三湋复往辽海》中如何通过“耿十三”这一人物表达边疆将士的壮志豪情? [ 2025-10-28 11:57:39]
    唐代诗人戴叔伦在《送耿十三湋复往辽海》中如何通过“耿十三”这一人物表达边疆将士的壮志

    唐代诗人王之涣是否真的创作过与《醉西楼》同名的诗作? [ 2025-07-31 09:56:55]
    唐代诗人王之涣是否真的创作过与《醉西楼》同名的诗作?那王之涣的诗集中真的存在《醉西楼》这篇作品吗?

    唐代诗人刘长卿在《题王少府尧山隐处》中写“山村杏花落”,这一意象如何体现隐逸生活的哲思? [ 2025-07-30 10:35:23]
    唐代诗人刘长卿在《题王少府尧山隐处》中写“山村杏花落”,这一意象究竟是怎样巧妙地体现出隐

    唐代诗人刘长卿诗作中提及的“郑三”有何历史背景? [ 2025-07-28 12:36:22]
    唐代诗人刘长卿诗作中提及的“郑三”有何历史背景?这位“郑三”究竟是谁?他与刘长卿之间有着

    唐代诗人张若虚为何被称为“孤篇盖全唐”? [ 2025-07-28 08:40:50]
    这首诗究竟凭借何种魅力超越了盛唐群星璀璨的诗坛?《春江花月夜》作为张若虚唯一传世的诗作

    唐代诗人吴丹与白居易、元稹的交往中有哪些具体诗作互动? [ 2025-07-28 08:29:17]
    唐代诗人吴丹与白居易、元稹的交往中具体有哪些诗作互动呢?他们之间

    唐代诗人唐彦谦《九日游中溪》中“万果间蔬蓏”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 2025-07-28 08:29:11]
    要理解“万果间蔬蓏”的含义,我们不妨先看这句话所处的完整诗句:“万果间蔬蓏,群英饶药苗。”这是诗人在

    “与君同舟渡”这句诗出自哪位唐代诗人的哪部作品? [ 2025-07-27 22:40:12]
    你是否在日常交流中听过“与君同舟渡”这句充满意境的表达?那你知道它是否

    唐代诗人张聿的仕途经历如何影响其诗歌主题? [ 2025-07-27 16:49:55]
    唐代诗人张聿的仕途经历究竟是怎样塑造了他笔下那些风格各异的诗篇呢

    太白酒与唐代诗人李白有何历史渊源? [ 2025-06-07 21:04:04]
    为何太白酒成为后世文人追慕李白的文化符号?一、李白的饮酒形象与诗酒文化李白(7

    白氏家谱对唐代诗人白居易后裔的世系传承提供了哪些新发现? [ 2025-05-20 20:40:54]
    白氏家谱究竟能为我们揭示白居易后裔世系传承的哪些新奥秘呢?家族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