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和在家族企业传承中采取了哪些独特策略?
吕志和在家族企业传承中采取了哪些独特策略?他如何平衡传统商业智慧与现代管理需求,又怎样让二代、三代接班人既守住根基又开拓新局?
引言:从“石矿大王”到“酒店大亨”的传承命题
吕志和是香港商界传奇人物,从战后澳门石矿生意起家,到打造嘉华国际、银河娱乐等跨国集团,其商业版图横跨建材、地产、酒店、博彩等多个领域。当企业规模突破千亿港元,传承问题便不再是简单的“谁接班”,而是如何让家族精神、商业经验与时代机遇共振。与其他家族企业“子承父业”的常规路径不同,吕志和的传承策略更像一场精心设计的“接力赛”——既保留核心底色,又为后代留出创新空间。
一、分权制衡:家族成员各司其职,避免“一言堂”
传统家族企业常因权力集中导致决策僵化,吕志和却早早意识到“分工明确”才是长久之计。在嘉华集团的核心业务布局中,他并未将所有板块交给单一子女,而是根据后代特长分配责任:
| 业务板块 | 主要负责人 | 吕志和的安排逻辑 |
|----------------|--------------|--------------------------------------|
| 地产开发(嘉华国际) | 次子吕耀南 | 长期参与项目运营,熟悉市场周期与客户需求 |
| 博彩娱乐(银河娱乐) | 三子吕耀东 | 留学背景+国际化视野,主导高端市场拓展 |
| 建材业务(嘉华建材) | 长女吕慧瑜 | 从基层做起,擅长成本控制与供应链管理 |
这种安排并非简单“按兴趣分配”,而是基于对每个子女能力与性格的长期观察。吕志和曾公开表示:“企业不是一个人的舞台,子女各有所长,分开管理才能激发最大潜力。”更重要的是,他保留了家族信托的最终决策权——重大事项需经家族委员会讨论,确保战略方向不偏离核心价值。
二、精神传承:用“石头哲学”锚定家族价值观
比起直接传授商业技巧,吕志和更注重将“底层逻辑”刻进家族基因。他的创业起点是澳门石矿场,从搬运石料、谈判订单到建立信誉,靠的是“稳扎稳打、诚信为本”的“石头哲学”。这种精神被他提炼为三条家训:
- “石头的品质在于坚硬,做人的根本在于可靠”(强调诚信经营);
- “开矿要看地质,投资要摸清市场”(注重调研与风险控制);
- “一块石头能铺路,也能盖楼,关键看怎么用”(灵活适应变化)。
这些看似朴素的理念,实则是吕志和数十年商战的浓缩。他要求子女从小参与家族会议,听老员工讲述创业故事,甚至带他们回到澳门旧矿场感受“第一桶金”的来之不易。“知识可以学,但价值观必须从小浸润。” 这种精神传承让后代在面对诱惑时(如盲目扩张、短期逐利),始终坚守长期主义。
三、代际衔接:搭建“老将带新兵”的过渡机制
吕志和并未采取“突然交棒”的激进方式,而是设计了渐进式培养路径:
- 早期参与:子女大学毕业后先进入集团基层岗位(如财务部、项目部),而非直接担任高管。例如吕耀东曾负责澳门某小型酒店的运营管理,从客房服务到客户投诉处理全程参与;
- 导师护航:每位子女都有对应的“导师团队”,包括集团资深高管与外部行业专家。吕志和自己则扮演“顾问”角色,在关键时刻提供建议而非直接干预;
- 小项目试炼:允许子女主导一些低风险的新业务(如社区商业项目、主题酒店改造),积累独立决策经验后再逐步接管核心板块。
这种“先扎根再生长”的模式,避免了“空降高管”常见的水土不服,也让老员工与新一代管理者之间形成信任纽带。正如吕志和所言:“传承不是把钥匙扔给孩子,而是教他们怎么配钥匙。”
四、开放包容:接纳职业经理人补充新鲜血液
吕志和深知,完全依赖家族成员可能导致视野局限。因此,他在传承中刻意保持“家族控股+职业经理人执行”的平衡——核心股权由家族信托持有,但具体业务板块(如酒店运营、文旅开发)引入大量专业人才。例如银河娱乐的高端酒店管理团队,既有国际连锁品牌的资深总监,也有本土文化研究专家;嘉华建材的技术研发部门,则汇聚了材料学博士与资深工程师。
对于职业经理人,吕志和给予充分信任:“他们可能不懂吕家的故事,但懂行业规律;子女可能懂家族文化,但需要他们的实战经验。”这种开放态度既缓解了“家族内部能力不足”的担忧,也为后代接班人提供了学习标杆——“他们不仅要学会管理企业,更要学会与优秀的人合作”。
关键问题问答:吕志和传承策略的核心要点
-
Q:为什么不全权交给最能干的子女?
A:能力再强也需互补,分权能避免决策单一化,同时激发每个人的主动性。 -
Q:精神传承比财富传承更重要吗?
A:财富会波动,但“诚信、稳健、灵活”的价值观是企业穿越周期的根基。 -
Q:如何处理家族成员与职业经理人的关系?
A:明确边界——家族定方向,职业经理人抓执行,彼此尊重且目标一致。 -
Q:渐进式培养会不会耽误企业效率?
A:短期看可能慢,但长期能避免“接班人断层”带来的更大损失。
从澳门石矿场的敲击声到澳门银河度假村的璀璨灯光,吕志和的传承策略始终围绕一个核心:让家族企业不仅是财富的载体,更是精神的延续。他没有照搬西方“职业经理人主导”或东方“长子继承”的模板,而是结合自身经历,摸索出一套“分权+精神+衔接+开放”的组合拳。这种既尊重传统又拥抱变化的智慧,或许正是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最需要的参考答案。
【分析完毕】

爱吃泡芙der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