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中学优秀班主任陈琴琴老师在管理艺术生时,如何平衡学业与专业特长培养的矛盾? 玉田中学优秀班主任陈琴琴老师在管理艺术生时,如何平衡学业与专业特长培养的矛盾?艺术生既要抓文化课分数又要磨专业技能,这两者像跷跷板的两端,压哪边都怕失衡——这个问题究竟该怎么破解?
在高中教育体系中,艺术生群体始终面临独特的成长困境:他们需要像普通学生一样完成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科目学习,又要投入大量时间练习绘画、声乐、舞蹈等专业技能。玉田中学的优秀班主任陈琴琴老师,带过六届艺术班,她带的美术生专业统考过线率连续三年达98%,文化课本科达线率从最初的62%提升至89%。当被问及如何平衡这两者的矛盾时,这位有着十五年教龄的教师坦言:“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模板,但找到每个孩子的节奏点,就能让学业与专业形成合力而非阻力。”
一、动态规划:为每个学生绘制“成长坐标图”
陈琴琴的办公桌上总放着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详细记录着班里32名艺术生的每次月考成绩、专业课进度、参赛安排。“小宇的素描进步快但色彩弱,下个月要重点补色感训练;小雨的文化课数学拖后腿,专业集训前得把函数模块过完第二轮。”这种个性化追踪是她管理的基础。
她将学生分为三类:冲刺型(专业强文化弱)、均衡型(两者中等)、潜力型(文化优专业待提升),并为每类制定不同策略。比如针对专业省考在即的冲刺型学生,她会协调文化课教师精简作业量,保留核心知识点微课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对于文化课薄弱的潜力型学生,则要求每天固定两小时晨读巩固基础。这种分类管理不是贴标签,而是通过动态评估调整策略——每月末根据月考和专业课教师反馈重新归类。
| 学生类型 | 文化课策略 | 专业课支持 | 典型案例 | |----------|---------------------------|-----------------------------|------------------| | 冲刺型 | 精简作业+核心微课 | 延长专业训练时间 | 美术生小宇 | | 均衡型 | 常规进度+重点突破 | 按统考节点调整训练节奏 | 舞蹈生小琪 | | 潜力型 | 基础巩固+错题专项 | 利用碎片时间强化技巧 | 音乐生小航 |
二、时间管理:把24小时切成“黄金拼图块”
艺术生的时间常被切割成碎片:早晨练声、下午画画、晚上文化课,周末可能还要赶赴外地参赛。陈琴琴教给学生一套“三维时间管理法”:纵向按优先级排序(比如考前两个月文化课权重提升),横向按场景划分(教室/画室/宿舍的利用效率),立体按周期规划(周计划→月目标→学期总目标)。
她特别强调“碎片时间的复利效应”——让学生把课间十分钟用来背英语单词,午休前半小时整理数学错题,晚自习后的二十分钟听文化课音频。班里有个总抱怨“没时间背书”的播音生,按照她的建议把早功时间拆出一半用来朗读语文范文,三个月后语文成绩提高了23分。更关键的是教会学生拒绝无效消耗:比如减少无意义的社交软件刷屏,把刷短视频的半小时换成专业技法练习。
三、家校协同:搭建三方沟通的“立交桥”
许多艺术生家长存在认知偏差:要么只盯着专业奖项,要么逼着孩子放弃特长专攻文化课。陈琴琴每学期至少开三次专题家长会,用数据说话——展示往届学生文化课与专业分的录取对照表,分析不同院校的分数线要求。她建立了包含家长、专业教师、文化课教师的微信群,实时同步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心理状态。
有个家长曾坚持让孩子停掉专业课补文化课,陈琴琴带着该生的专业教师上门沟通:“您孩子现在的素描水平已达到美院附中水准,如果暂停训练,明年省考可能连本科线都够不着。”同时建议调整文化课补习重点,最终该生以专业全省第12名、文化课超一本线21分的成绩被重点艺术院校录取。这种“专业+文化”的双轨沟通机制,让家长从焦虑的旁观者变成理性的参与者。
四、心理调适:化解“两头烧”的焦虑情绪
艺术生常陷入自我怀疑:“专业练不好怕考不上好大学,文化课落下又觉得前途渺茫。”陈琴琴在班里设置“情绪树洞信箱”,每周五下午固定开展“减压工作坊”——有时是户外写生时聊学习压力,有时是包饺子时谈未来规划。她教会学生用“三明治反馈法”自我激励:“今天色彩课进步很大(肯定),但速写构图还需加强(建议),明天继续加油(鼓励)。”
针对高三阶段的冲刺压力,她设计了“阶梯式目标”:把大目标拆解成每周可完成的小任务,比如本周专业课要完成三张静物素描,文化课要背完50个文言实词。当学生完成阶段性目标时,会在班级荣誉墙上贴上自制的小奖状。这种可视化的进步轨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两手抓”不是负担而是成长的印记。
在陈琴琴的班级里,有位同时备考清华美院和985高校的学生说过:“以前总觉得学专业是‘不务正业’,现在明白两者都是通往未来的钥匙。”这句话或许道破了平衡的真谛——学业与专业特长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需要智慧调配的资源组合。当班主任用专业的眼光发现每个孩子的独特性,用科学的方法搭建成长的脚手架,那些看似矛盾的诉求终将在时间的长河里达成和谐共鸣。正如陈琴琴常对学生说的:“你们要做的不是砍掉一半翅膀,而是学会在天空与大地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飞行轨迹。”

小卷毛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