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问答 > 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的笔试科目有哪些?如何高效备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

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的笔试科目有哪些?如何高效备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

爱吃泡芙der小公主

问题更新日期:2025-11-17 19:26:54

问题描述

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的笔试科目有哪些?如何高效备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四川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的笔试科目有哪些?如何高效备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
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的笔试科目有哪些?如何高效备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除了这两科,四川考区还有其他特殊要求吗?

四川省公务员考试作为选拔基层治理人才的重要途径,每年吸引大量考生参与。对于首次报考的考生而言,最常遇到的困惑就是:“笔试到底考什么?行测和申论怎么复习才有效?”这两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备考方向的选择。下面结合四川近年考情,从笔试科目设置到具体科目备考策略,为你拆解关键要点。


一、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笔试科目有哪些?

根据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招录公告,目前四川省省考笔试固定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和《申论》两科,满分均为100分。但需注意以下细节:

  1. 岗位差异影响试卷类型
  2. 省级机关(含垂管系统)职位:行测为A类卷,申论为A类卷(侧重综合分析能力);
  3. 市县乡级机关职位:行测为B类卷,申论为B类卷(侧重基层实务处理);
  4. 部分执法类岗位(如公安、司法):可能在行测中增加“行政执法常识”模块,或在申论中考察依法行政相关案例。

  5. 特殊岗位附加要求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需额外参加《专业科目考试》(测查公安基础知识、法律常识等),但该科目不纳入常规“笔试两科”范畴,属于岗位专项测试。

简单来说,普通考生只需重点准备行测和申论,但务必根据报考岗位类别(A类/B类)选择对应真题练习。


二、为什么多数考生觉得行测难提分?

行测被称为“公务员考试的第一道门槛”,其难点在于题量大(100-120题)、时间紧(90-120分钟)、考点分散。四川行测主要包含五大模块: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见问题集中在:

  • 常识模块:涉及法律、政治、科技、人文等,范围太广,背不完;
  • 数量关系:数学题计算复杂,容易卡壳浪费时间;
  • 资料分析:数据多、公式杂,读题慢导致正确率低;
  • 整体节奏:120题要在120分钟内完成,平均每题仅1分钟,不会取舍必然做不完。

要突破行测瓶颈,关键不是“全面覆盖”,而是“抓大放小+限时训练”——优先攻克高频考点,学会合理放弃低性价比题目。


三、高效备考行测的3个核心策略

(1)模块拆解:明确“主攻+辅助”方向

根据四川近年真题统计,各模块分值占比大致为:资料分析(25%)>判断推理(25%)>言语理解(20%)>常识(15%)>数量关系(15%)。建议备考时:

  • 重点突破前三模块(资料、判断、言语):这三部分技巧性强,通过系统学习解题方法(如资料分析的“截位直除法”、判断推理的“加强削弱模型”、言语理解的“语境分析法”),正确率可提升至70%以上;
  • 常识模块抓热点:不必死记硬背,每天花10分钟刷“时政要闻”(如党的二十大报告要点、四川本地政策)、法律常识(民法典、行政处罚法高频条款)、科技常识(航天、新能源等近年热点);
  • 数量关系保基础题:放弃复杂的排列组合、行程问题,优先掌握工程问题、利润问题、牛吃草等基础题型,考试时快速选出有思路的题目作答。

(2)限时训练:模拟考场节奏

行测的核心是“在有限时间内拿到最多分数”。建议备考中期开始:
- 按考试时间(如120分钟)做完整套真题,严格计时;
- 记录每模块用时和正确率,找出耗时最长、错误最多的模块(比如有人言语理解总超时,有人数量关系全放弃);
- 针对薄弱环节专项突破(如言语理解每天练20题,限定15分钟内完成)。

(3)错题复盘:避免重复踩坑

准备错题本(或用电子文档分类整理),记录每道错题的:
- 错误原因(粗心看错题干?知识点盲区?解题方法没掌握?);
- 正确解题思路(参考解析或老师讲解);
- 同类题巩固(找3-5道相似题目强化训练)。

每周回顾一次错题本,你会发现常错的题型往往不超过5类,集中解决这些就能大幅提升分数。


四、申论如何从“不会写”到“拿高分”?

申论常被考生称为“玄学”——背了模板没用,自己写又没逻辑。实际上,四川申论考察的是“归纳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核心是通过材料提炼关键信息并形成规范答案。

(1)读懂材料:抓住“关键词”和“逻辑链”

申论给定材料通常为5-8则,包含案例、数据、专家观点等。阅读时需注意:
- 标注关键词:问题(如“资金不足”“管理混乱”)、原因(如“监管缺失”“群众意识弱”)、对策(如“加大投入”“建立机制”);
- 梳理逻辑关系:材料可能是“问题-原因-对策”的递进结构,或是不同主体的观点对比(如政府、企业、群众的看法)。

(2)答题技巧:按题型分类突破

四川申论一般包含4-5道题,常见题型及应对方法:

| 题型 | 考察重点 | 解题方法 | |---------------------|---------------------------|--------------------------------------------------------------------------| | 归纳概括题 | 提炼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 逐段阅读,用“问题/原因/做法”等分类,语言简洁(避免抄长句,用短词短句总结) | | 综合分析题 | 对某一现象/观点深入剖析 | “是什么(解释含义)→为什么(分析原因/影响)→怎么办(提出对策)”的逻辑链 | | 提出对策题 | 针对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 优先从材料中找直接对策(如专家建议、成功案例经验),再结合常识补充合理对策 | | 大作文(议论文) | 围绕主题展开论述 | 确立中心论点(紧扣题目要求),分2-3个分论点(用材料中的案例/数据支撑),结尾升华 |

特别注意:四川申论大作文通常要求“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或“体现政府治理理念”,避免空谈理论,多联系乡村振兴、基层服务、民生保障等现实场景。

(3)日常积累:素材不用“高大上”,但要“接地气”

很多考生迷信“万能模板”,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其实,申论素材可以来自生活
- 关注《四川日报》《人民日报》(地方版)的“基层治理”“民生服务”专栏,积累真实案例(如某村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增收、社区“网格员”解决独居老人问题);
- 整理高频主题词:如“放管服改革”“数字政府”“共同富裕”“基层减负”等,理解其核心内涵;
- 练习“小短评”:针对社会热点(如“老旧小区改造”“垃圾分类”),用100-200字写出自己的观点和分析,培养逻辑表达习惯。


五、行测与申论的协同备考建议

虽然行测和申论考察方向不同(前者重能力倾向,后者重文字功底),但两者并非完全割裂:

  • 时间管理能力:行测的限时训练能帮你适应考试节奏,这种“在压力下保持专注”的能力同样适用于申论写作(避免写到一半思路涣散);
  • 阅读理解基础:行测言语理解模块的“主旨概括”“细节判断”训练,能提升你阅读申论材料时的抓重点效率;
  • 政策敏感度:无论是行测常识中的时政考点,还是申论的主题方向,都紧密围绕国家大政方针(如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日常多关注政策动态,两科都能受益。

备考四川省公务员考试,本质上是一场“策略战”而非“体力战”。与其盲目刷题,不如先理清笔试科目特点,再针对行测和申论的薄弱环节制定个性化计划。记住:行测的关键是“快且准”,申论的核心是“思且实”——抓住这两点,你的上岸概率会大大提高。

【分析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