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上马时如何保持平衡与稳定? 这是每位新手骑手最常问的问题,也是从“战战兢兢”到“游刃有余”的关键突破口。
骑上马时如何保持平衡与稳定?为什么有人骑几分钟就东倒西歪,而老骑手却能稳如磐石?这个问题背后藏着身体协调、核心力量与马匹节奏的微妙配合——不是单纯“抓紧缰绳”就能解决,而是需要从姿势到心态的全方位调整。
一、基础姿势:平衡的“地基”
骑马的平衡始于正确的上马姿势与坐姿,就像盖房子需要稳固的地基。
第一步:上马前的准备
上马前先观察马匹状态——是否安静站立?若马匹轻微晃动,可请教练辅助固定。单脚踩住马镫(建议左脚优先),双手扶住鞍桥(马鞍前侧凸起部分),重心微微向前倾,利用腿部力量平稳跨上马背,避免“砸”上去导致马匹受惊。
第二步:坐姿的核心要点
坐到马背上后,臀部要完全贴合马鞍凹陷处(现代马鞍设计本身有平衡辅助弧度),避免只坐一半或滑向一侧。膝盖自然弯曲约90度,小腿内侧轻贴马腹(但别用力夹紧,否则马会紧张),脚尖稍朝前,脚跟下沉(这是稳定脚镫的关键)。上半身保持直立但放松,肩膀打开,脊柱像“被吊着”一样自然伸展,而非僵硬挺直——过度紧张反而会让身体更难随马匹起伏调整。
常见错误:很多人刚上马时会不自觉往后仰,以为这样更安全,实则会让重心后移,一旦马匹小跑就容易“栽”下去;还有人习惯紧绷膝盖死死夹马,反而阻碍了身体随马匹律动的自然调节。
二、动态平衡:跟着马的节奏“呼吸”
马不是静止的雕塑,它的每一步(慢步、快步、跑步)都有独特的起伏节奏,学会“跟随”比“对抗”更重要。
慢步阶段:感受“海浪式”起伏
慢步时马匹步伐平稳但仍有轻微上下起伏,此时核心肌群要轻微发力(想象有人轻轻拽着你的肚脐往脊椎方向收),通过骨盆的细微调整让身体随马背的“波浪”上下滑动——马背上升时,你的尾椎微微上顶;马背下降时,膝盖和脚踝顺势缓冲,但始终保持坐骨(臀部与马鞍接触点)在鞍内。双手轻握缰绳(约两指力度),主要起辅助平衡作用,而非死死拉住(过度拉缰会让马匹低头或抗拒)。
快步/跑步阶段:找到“悬浮感”
当马匹进入快步(两蹄同时离地的跳跃节奏)或跑步(三蹄同时离地的奔跑节奏)时,平衡难度升级。此时需要掌握“重心转移+核心跟随”的技巧:快步时,马匹会有“左-右”或“前-后”的交替推动感,将身体重心微微向马匹运动方向的前侧倾斜(比如马向右前方跳跃时,重心略向右前方移),同时用核心力量“托住”身体,避免被抛起;跑步时则需更明显的“悬挂”感——膝盖和脚踝像弹簧一样缓冲落地冲击,上半身保持稳定,想象自己像坐在晃动的秋千上,但通过核心控制不让身体乱晃。
小技巧:初学者可以在教练指导下练习“脱蹬骑行”(暂时不用脚镫),强迫自己完全依靠核心和坐姿保持平衡,这是快速提升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三、辅助工具与心理建设:看不见的“稳定器”
除了身体技巧,合适的装备与平和的心态同样是平衡的关键支撑。
装备选择:马鞍与护具的适配
- 马鞍类型:新手建议使用综合鞍(兼顾障碍与休闲骑行),鞍翼(鞍两侧的宽大部位)要足够支撑大腿,鞍垫厚度适中(太软易陷,太硬易硌)。
- 护具佩戴:头盔(必须!)、护膝、护掌(防止脚镫滑脱时受伤)是基础配置,有条件可加穿护背或防摔衣,心理上会更安心。
心理调节:别让恐惧“带偏”平衡
紧张会导致肌肉僵硬,而僵硬的身体更容易失去平衡。上马前深呼吸几次,告诉自己“马很温顺,我只是和它一起散步”;骑行中如果感觉摇晃,先缓慢调整呼吸(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6秒),再通过微调坐姿或脚镫位置恢复稳定——慌乱中猛拉缰绳或乱动身体只会让情况更糟。
四、常见问题Q&A:这些坑千万别踩
| 问题 | 错误做法 | 正确调整方法 |
|------|----------|--------------|
| 上马后总往一侧歪 | 坐姿歪斜(比如惯用右腿导致身体右倾) | 检查双脚是否均匀受力,膝盖对称贴马腹,核心主动向中线收紧 |
| 小跑时频繁往前滑 | 重心过度靠后(怕摔所以往后坐) | 脚镫略微前移(不超过马腹中部),核心主动前推坐骨贴合鞍中 |
| 转弯时身体晃动明显 | 手臂用力拉缰绳试图控制方向 | 转弯前先用外侧腿轻推马腹(引导方向),内侧手轻微放松缰绳,身体随马头转向同步倾斜 |
骑上马时如何保持平衡与稳定?答案藏在每一次呼吸的配合里,在每一次肌肉的细微调整中,在与马匹建立信任的默契间。它不是瞬间掌握的技能,而是通过反复练习后,身体逐渐记住的“第六感”——当你不再刻意想着“我要站稳”,而是自然随着马背起伏流动时,真正的平衡就悄然到来了。

小卷毛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