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传统节日 24节气 企业成立时间 今日 问答 中文/English
首页 > 问答 > 天厨妙供赞的咒语部分“户唵苏噜萨哩嚩,怛他阿誐多,怛你也他,苏噜娑嚩诃”具体如何翻译和理解?

天厨妙供赞的咒语部分“户唵苏噜萨哩嚩,怛他阿誐多,怛你也他,苏噜娑嚩诃”具体如何翻译和理解?

虫儿飞飞

问题更新日期:2025-11-20 19:54:18

问题描述

天厨妙供赞的咒语部分“户唵苏噜萨哩嚩,怛他阿誐多,怛你也他,苏噜娑嚩诃”具体如何
精选答案
最佳答案

天厨妙供赞的咒语部分“户唵苏噜萨哩嚩,怛他阿誐多,怛你也他,苏噜娑嚩诃”具体如何翻译和理解?
这一源自佛教仪轨的咒语,常与供养三宝、祈福增慧的修行场景关联,但因其梵文音译的特殊性,多数人仅能诵念却难解其义——它究竟承载着怎样的宗教内涵?又该如何从语言与文化层面贴近其本真?


一、咒语原文逐字拆解:从音译到原初语境

这句咒语属于典型的梵文音译(悉昙体传承),每个音节对应特定含义,但直接按现代汉语逐字翻译会失去其宗教语境下的密意。先看原句分段:
“户唵苏噜萨哩嚩,怛他阿誐多,怛你也他,苏噜娑嚩诃”

  • “户唵”:常与“嗡(Om)”对应,为梵文咒语起始音,象征宇宙原初能量或佛菩萨的加持力,类似一种“开启神圣空间”的密语;
  • “苏噜”:音译自“?rī”(室利),意为“吉祥”“尊贵”,在佛教中常用来赞颂佛菩萨的功德,如“室利佛”即“吉祥佛”;
  • “萨哩嚩”:可能对应“sāra”(精华)或“sarva”(一切),结合上下文更倾向“精华”之意,暗喻供养物的纯净本质;
  • “怛他阿誐多”:音译自“tathāgata”(如来),直指佛陀的十种名号之一,代表已证悟真理的觉者(如释迦牟尼佛);
  • “怛你也他”:音译自“tadyathā”(即说咒曰),是咒语中常见的过渡语,提示后续为核心内容;
  • “苏噜”:再次强调“吉祥”;
  • “娑嚩诃”:音译自“svāhā”(莎诃),为咒语结束语,意为“成就”“圆满”,类似盖章确认咒力的生效。

整体来看,这段咒语并非日常语义的直白表达,而是通过音声振动传递对佛菩萨的虔敬,同时以“吉祥—如来—成就”的逻辑串联起供养仪式的核心——以清净心献上最珍贵的供养(天厨妙供),祈求佛力加持众生离苦得乐。


二、文化背景:天厨妙供与佛教供养观

要理解咒语,需先明白其使用的场景——“天厨妙供赞”是佛教仪轨中常见的赞偈,通常用于佛前供斋、法会供养等环节。“天厨”并非指人间厨房,而是佛教宇宙观中的“忉利天厨”或“兜率天宫”的饮食,象征无上清净、具足福报的供养物;“妙供”则强调供养物的殊胜性,可能是实物的饮食(如香饭、净水),也可能是心意的虔诚(如诵经、持咒)。

在佛教看来,供养不仅是物质给予,更是修行者通过布施行为培养慈悲心、积累福慧资粮的方式。而咒语的作用,便是通过音声的密意振动,将普通供养升华为“法供养”——让供养行为与佛菩萨的愿力相应,从而获得更大的功德回向。

举个现实例子:寺院举办大型法会时,义工们准备斋饭并诵念此咒,表面是在为僧众备餐,实则通过咒语将每一粒米、每一滴水的供养,与十方诸佛的慈悲愿力连接,使受供者(包括众生)都能得到滋养——这种“法食”超越了物理层面的饱腹,更指向心灵的解脱。


三、翻译尝试与核心要义:从音译到意译的贴近

严格来说,梵文咒语因涉及密教传承,通常不建议直接意译(怕失真),但为了便于理解,学者们会结合经典文献给出“贴近式翻译”。综合多部佛教辞典及仪轨注解,这句咒语可大致意译为:

“(以吉祥之音开启)向如来献上最精华的供养,即说此咒:愿此供养成就圆满!”

拆分对应:
- “户唵”→ 开启神圣场域(密语,无实义但必备);
- “苏噜萨哩嚩”→ 吉祥的精华(指供养物的清净与珍贵);
- “怛他阿誐多”→ 致敬如来(明确供养对象为佛菩萨);
- “怛你也他”→ 即说咒曰(引出核心祈愿);
- “苏噜”→ 再次强调吉祥(强化供养的善意);
- “娑嚩诃”→ 愿此成就(祈求佛力加持使供养圆满)。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翻译并非字对字的精准转换,而是基于佛教教义的“意会式解读”。就像中国人诵读“南无阿弥陀佛”时,虽知“南无”是皈依,“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但更多是通过音声连接佛菩萨的慈悲,而非纠结每个字的古印度语源。


四、常见疑问与关键点辨析

Q1:为什么咒语要用音译而不是直接翻译?

佛教认为某些咒语是佛菩萨的“密语”,音声本身具有特殊振动频率,能直接与法界相应(类似“密码”)。若强行翻译成白话,可能丢失这种密意。比如“娑嚩诃”若只译“成就”,便少了音声加持的力量感。

Q2:普通人诵念这句咒语需要注意什么?

无需纠结逐字翻译,重点是通过诵念培养专注力与恭敬心。建议先了解其使用场景(如供斋前诵),诵时观想自己正将清净的饮食(或心意)献给佛菩萨,并祈愿众生离苦——这种“心口合一”的实践,比单纯理解字面意思更重要。

Q3:不同版本咒语的差异会影响效果吗?

因传承不同,个别音节可能有微调(如“萨哩嚩”或作“萨啰嚩”),但核心音节(如“唵”“苏噜”“娑嚩诃”)通常一致。只要来源可靠(如经典仪轨记载),差异不会影响根本功德。

| 常见疑问 | 关键解答 | 注意事项 |
|---------|---------|---------|
| 必须懂梵文才能诵咒吗? | 不需要,虔诚心比语言更重要 | 但了解大致含义有助于专注 |
| 咒语翻译会改变原意吗? | 意译仅作辅助理解,密意仍靠音声传递 | 修持时以音为准,意译为参考 |
| 诵念时需要观想吗? | 观想(如献供场景)能增强效果 | 无观想能力者专注诵念即可 |


从一句咒语的音节拆解,到背后供养观的实践,再到普通人如何与之连接——这或许就是佛教文化的魅力:它既保留着古老的密意传承,又通过日常仪轨融入生活,让修行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每一次诵念时的虔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