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1903年德国社会民主党四次代表大会围绕伯恩施坦问题展开了激烈辩论。这些辩论深刻影响了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发展走向。
斯图加特代表大会(1898年)
- 辩论焦点:首次讨论伯恩施坦观点,主要围绕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修正。他质疑资本主义崩溃论和暴力革命的必要性,主张通过和平改良实现社会主义。
- 双方观点:伯恩施坦支持者认为应适应时代变化,调整策略;反对者如卢森堡等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伯恩施坦的观点会使党偏离正确方向。
汉诺威代表大会(1899年)
- 辩论焦点:深入批判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对伯恩施坦提出的一系列修正观点进行系统分析。
- 双方观点:倍倍尔代表正统派进行批判,指出伯恩施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冲突;伯恩施坦则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已发生变化,旧理论需更新。
吕贝克代表大会(1901年)
- 辩论焦点:讨论伯恩施坦在党内的地位及影响。因伯恩施坦观点在党内有一定传播,需明确立场。
- 双方观点:反对者要求党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划清界限;部分温和派希望党内保持团结,通过内部讨论解决分歧。
德累斯顿代表大会(1903年)
- 辩论焦点:最终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作出决议。明确党的立场和发展方向。
- 双方观点: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谴责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决议,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革命原则,否定改良主义道路。
这四次代表大会的辩论反映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分歧,也展现了不同政治理念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