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8月南昌起义爆发后,起义部队南下广东途中遭遇围剿,最终转向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启游击战争新阶段。
一、南下广东的初期行动
起义部队于8月3日撤离南昌,计划经江西、福建进入广东,目标为:
- 夺取沿海港口:试图打通与共产国际的援助通道。
- 重建根据地:依托潮汕地区建立政权,与广州起义形成呼应。
- 军事路线:主力部队由周恩来、贺龙等率领,分兵两路向广东进发。
二、关键战役与受挫过程
时间 | 事件 | 结果 |
---|---|---|
1927年8月 | 瑞金、会昌战斗 | 突破国民党拦截,但伤亡较大 |
9月 | 汤坑战役 | 主力部队遭重创,被迫分散 |
10月初 | 流沙会议 | 决定分散突围,保存革命力量 |
三、战略调整与部队分化
-
海陆丰方向
余部1200余人转战至海陆丰,与当地农军会合,建立东江革命根据地。 -
朱德、陈毅部转移
三河坝分兵后,朱德率约2000人西进,经赣南开展游击战:- 天心圩整顿:整编队伍,提出“保留革命火种”目标。
- 湘南起义:1928年1月联合地方武装,建立宜章等6县苏维埃政权。
四、向农村战略的全面转型
- 放弃城市中心论:从攻打大城市转为依托山区发展。
- 军队建设改革:
- 设立党代表制度,强化政治工作(如“三湾改编”雏形)。
- 实行官兵平等,废除旧军队等级制。
- 根据地实践:1928年4月与毛泽东部会师井冈山,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模式。